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7-03-05 09:16:40
藝術的誇張,只是在所要着重表現的方面片面誇大。而且這種誇大,不能近於事實,不能讓人誤認為真有其事,必須幾倍、幾十倍、乃至千萬倍地誇大或縮小,所以經常是極而言之,如寫空間總極言「升天入地」,寫時間總極言「天長地久」,近看大樹的高,誇大到高入雲天,遠觀大河的細,縮小到細如游絲。
誇張不同於虛誇,還因為虛誇的目的在於使人相信是客觀實際,而誇張的目的則在於使人感受到主觀的感情態度。
宋朝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三引嚴有翼《藝苑雌黃》說:「吟詩喜作豪句,須不畔於理方善。……余觀李太白《北風行》云『燕山雪花大如席』,《秋浦歌》云『白髮三千丈』,其句可謂豪矣,奈無此理何!」按科學觀點,的確悖於理。這裡極言雪花之大,意在說明天氣嚴寒的主觀感受;愁思是無形的,他不是直接用有形的東西(如海水)來形容,而是寫無形的愁所化出來的有形之物──白髮,以白髮之長來形容愁思之深,所表現的感情是非常真切的。
清代葉燮《原詩》說:「其更有事所必無者,偶舉唐人一二語,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如此者何止盈千累萬,決不能有其事,實為情至之語。」李白《蜀道難》以登天之難誇張蜀道之難;李益《宮怨》詩,極力渲染失寵宮女在冷宮裡長夜難熬。這種誇張,科學上沒有這種事理,但在藝術上卻表現了非常真摯的感情。葉燮所謂「情至之語」,就是指這種藝術效果。
一般來說,表現數量和動態,通常用敘述誇張;表現時間和狀態,通常用描寫誇張。
敘述誇張,用賦法,是將事實上並沒有那麼大的數量和事實上不可能做到的動作,煞有介事地作了說明和交代。如前面說的「白髮三千丈」。
描寫誇張,用比法,就是同比喻結合起來。李賀《夢天》「遙看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這裡寫的是從天上向下看,九州就像九個小點,大海的水也像是杯子裡的水。以九點比九州、以杯水比海水,這些都包含着極大的誇張,也俱是描寫誇張,並用比喻。如果用賦法就很難誇張,說「非常非常白」,效果卻不如兩個字「雪白」。用雪來形容,既是比喻,又是誇張,形象鮮明,容易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