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746477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7-02-15 11:03:29

 

 

第三 鬲(隔)指、過腔

 

  姜白石《湘月.序》謂:「予度此曲,即《念奴嬌》之鬲指聲也,於雙調中吹之。鬲指亦謂之『過腔』,見晁無咎集;凡能吹竹者便能過腔也。」

 

  李時銘對「鬲指(隔指)」的理解是:「隔鄰的手指」,也就是中國簫笛(也包括嗩吶管子)演奏時,遇到樂曲中特定的音符,不用原來的指位,而換用隔鄰的指位替代,實際上就是一種「借字」的變奏手法,通常是「借凡代工」(即把曲中所有「工」音用「凡」音取代)、「借乙代上」(即把曲中所有「上」音用「乙」音取代)。以管樂器使用這些手法,由於「工」、「凡」二音就在鄰孔,演奏「借凡代工」,則每逢「工」音時只要放開隔鄰手指奏「凡」音即可,這也就是「隔指」的意思。

 

  關於民間音樂的「借字」方法,有很多論述中國傳統音樂的書都有詳細介紹,本文不擬詳引了,網友或者可以搜尋一下聶耳《金蛇狂舞》所用到的「借字」手法,亦可對此了解更多。只是補充一點,一首曲調以「隔指」手法演奏,往往意味調高和調式都轉移了。再說,這種「借字」手法,在管樂器上只需「隔指」便成,遠較弦樂器來得容易,所以姜白石特別說「凡能吹竹者便能過腔也」。

 

 

第四 犯調

 

  雖然「犯調」有轉調的意思,但李時銘認為,詞牌中所言之「犯調」,卻是指集曲,如劉過的《四犯剪梅花》,前後片各四段,分別採用《解連環》、《醉蓬萊》、《雪獅兒》三個詞調的句子組成。

 

  其實集曲之法,源遠流長,比如說傳統琵琶曲《塞上曲》,就是以五首短小的樂曲併合而成的。以前的粵語流行曲,也有集曲的例子,如鄭君綿《明星歌》,就是由三首廣東音樂剪拼而成的。

 

 

第五 促拍(簇拍)

 

  宋代詞調有《促拍滿路花》、《促拍醜奴兒》等,李時銘認為,促拍就是節奏加促,再具體點說就是將原曲加快速度演唱。因為單純的加快速度,與母調的音調差別不多,所以另標以「促拍」來區分。同一曲調,速度加快了,也可能導致旋律產生變化,以順應新的速度的表現需要,從而形成新曲調,而當中音符會有增有減,如果單就唱詞字數來論「促拍」,未必是有意義的。

 

  李時銘也提到,變拍子也是一種「促拍」,比方說一首「三拍子」的歌曲變改為「二拍子」,就是「促拍」。

 

 

 

 

 

 

 

 

 

  

阅读(221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