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7-01-10 09:36:24
早年的潘源良,似乎是頗不能忍受別人誤會了他的。
一份雜誌誤報導了時葆殷與他是夫婦關係,他即去電促更正,二人並非夫婦關係。
如前文所言,我的一篇意圖要大家分清雙潘的文字,也因近水樓台的論點,引來他的來信指正,其實那信中他還指正我關於雙潘的名字第一次同時在唱片裡出現,是雷安娜的《溫馨集》,而不是多年以後林子祥的《千億個夜晚》。
那時《青年周報》有位專欄作者叫「寧三公子」,一次與她聊起上面所說的事,她亦訝然表示,也曾因在專欄上談及潘源良執導的《戀愛季節》,收到潘寄去報刊轉給她的信,想她清楚一些關於《戀愛季節》的東西。
又有一次,樂評前輩梁寶耳抽樣評流行(他是絕少評本地的流行音樂的),評的是張國榮的大碟,不料就弄不清楚潘源良潘偉源,又一次馮京作馬凉。不久,在梁寶耳的專欄讀到,潘源良寄了一信給他,表示梁寶耳「似將晚輩與另一潘姓填詞人誤為一人」。
連串的例子,大概可以說,潘源良雖然平時面對陌生人「冇嘢講」,報章雜誌找他寫東西,則常常是「冇嘢寫,不會寫」,但一旦涉及這些需要弄清楚的事情,他就不再吝嗇筆墨。
但九十年代之後,似乎也開始看化了,比方說有次有一位讀者去信某雜誌談他,談到他是基督徒(其實早已不是),他並不着緊,還說:「讓他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