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6-12-25 09:57:28
從與林夕的言談中,得知他很留意我寫的歌評,每當我評論中說及他的詞藝有點停滯不前,重重複複,用字偏向某方面,他都會感到很緊張。有時走眼把好詞評壞,他又會在碰到我時,向我抗議。
不過意想不到的是,我以為不會有多少人有興趣看的東西,他居然十分注意。那就是我堅持了多年的詞人產量統計報告,他一直是忠實讀者。
起初,當他知道我的報告已交給雜誌,只是未見刊,他就會追着問,產量第一是誰?第二是誰……有時,他又會說:「讓我先猜猜。」
其後,見他有如此大的興趣,便索性每當把統計做好後,便致電先報告給他聽,成為第一個知道統計結果的人。
這個詞人產量統計,最初是想實實在在的觀察各當紅詞人的實際產量(當然是只計算已出版唱片的),避免想當然的印象猜度,後來卻成了習慣。事實上,冷看各詞人產量的增減,對我來說是頗有趣味的,這大抵如愛玩金融期貨的朋友,看着各個價位上上落落,懂者樂在其中,不懂者莫名其妙,毫無興趣。
若說,林夕是詞人,當然關心其他同行的產量消長情況,可是,與我稔熟的其他詞人如林振強、潘源良卻從沒有他的這種關心。故此,這可說是林夕的獨特表現:喜歡知己知彼。
「咦,某甲產量跌了這麼多的!甚麼理由呢?某乙產量如此如此,怎會呢?」每次向他報告,我常會共同與他探討這些問題,這時不是詞人與詞評人的關係,而是站在同一戰線分析詞壇的變化了。
林夕常常鼓勵我把這種統計堅持做下去,但做這種統計,基礎是要收集得齊香港的新唱片,而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工作起了變化,新唱片再難以收齊,統計也就沒法完整地做下去,只好停下來,而那時林夕也不知了,因為已各自活在自己的天地多年,基本的聯絡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