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6-12-10 09:53:05
認識黃維樑,始於七十年代末期讀到他的專著《中國詩學縱橫論》,深受折服,其後拜讀他另一本專著《怎樣讀新詩》,獲益亦良多,對他好感更深。
八三年,填詞人潘偉源送我一冊中大的系會刊物:《學文》八三年八月號,原來這一期的《學文》,專題探討香港的粵語流行曲,其中有一篇是黃維樑執筆的「讀歌詞兩篇隨筆」。
黃維樑這篇文字,談的是《找不着藉口》和《兩忘煙水裡》,文字很短,但所談的頗惹我不滿。
如他論《找不着藉口》:「在《找不着藉口》中,『更』、『重』非國語非粵語,相當別扭。不過,最令人失望的不是這用字的問題,而是全首歌詞(注意,只就歌詞本身而論,不理會旋律等其他因素)毫無精警之處,沒有形象性,沒有含蓄之美。好詩的條件,它一個也沒有。」
我最不同意是他指《找不着藉口》沒有形象性,沒有含蓄之美,而看他寫得這麼短,頗覺輕率,看不起流行歌詞。為此,在新晚報寫了一篇文字評論此事。文字見報後,還恐怕他沒看到,索性影印了一份副本寄去中大轉給他。
少年時代,我就是這樣的性子,見到不同意的言論,往往都要一抒己見而後快,也許正是這樣,上天便安排我闖歌評生涯。
並沒有期望黃維樑有回應,然而,很快就收到他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