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6-10-21 10:25:01
歌評人最忌者,是所論的論題,與別的行家相同,而文章發表時間又比行家的後了,給讀者的感覺是拾人牙慧。
譬如六四之後約一個星期,我在《香港商報》介紹《血染的風采》這首歌,不料就在同一天,《香港商報》副刊作者高驀也在其專欄上介紹同一首作品。這兩篇文字,那一篇遲了刊出,都很易予讀者「執人口水尾」的印象。
像這樣碰在同一天刊出,還是還得神落,有驚無險嘛!然而,若真比別人遲了,內心是有些不好受的。筆者有一次遇到的情況,又何止不好受!
話說替A周報寫歌評,由於方便該報發稿打字,我的稿件通常都是在文字見刊前一星期便要交到A周報去的。一次,照常把搞件提早送去。不料,稿件未見刊,卻在另一份日報看到一篇論題與我這篇稿件完全一樣的文字,作者則是A周報的主編之一。
我當然明白這是甚麼一回事,是那主編找不到題材,見了我的稿件,順手挪為己用,寧願自己主編的周報刊登一篇「拾人牙慧」的稿。
不過,我還是原諒了這位主編,畢竟找論題寫歌評有時實在不易,自己亦曾經此苦啊!何況,他此後都學乖了,會事先來問或討論:「最近有甚麼好寫?」我也樂得與他交流,可以互相刺激出新的論述題材,彼此都有益處。當然,我也學乖了,盡量在截稿前才交,減少了別人挪用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