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6-10-10 10:09:39
當年初寫樂評專欄,一直都很渴望保持神秘感。細想起來,卻可能其實是很想給別人發現我是某專欄的作者。總之,渴望神秘是為了讓人發現,正如心理學上的警語:讚美別人是為了博得別人讚美,又或是某些愛情影片裡的對白:去愛是為了獲愛!
第一次給圈中人發現我就是「李謨如」時,情況是緊張刺激的。
當年
這篇文字原來很受港台有關人員注意。我還不知好歹,一次,為了公事,又要踏足港台,還要自揭身份,向當時的港台公關陳婉芬說:「我是《香港商報》的李謨如。」陳婉芬聽了,像發現了不共戴天的仇人:「你就是李謨如,你那篇文字罵得我們很厲害呀!」這時,我才後悔自揭身份,但不說也說了,硬着頭皮交談下去……
幸好,身份揭露後跟香港電台的關係卻仍然良好,而且很多時出入某些場合也方便很多,不用再像那次唐宋詞牌作曲賽,要跟朋友才能進去。他們的器量是很大的,我每有對其不滿的文字發表,仍然容納得下。
像陳婉芬那句:「罵得我們很厲害」,對我來說就相當於讚美,讓人發現的喜悅,都盡在其中了。明知這其實是虛榮,但我也是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