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6-09-24 07:10:32
這一連三篇的文字,大抵也是九十年代初所寫的,原刊於《成報》「歌與樂」專欄。
不少人都說中文歌詞的水平下降,這雖然是事實,尤其當看到某些填詞人對待中文的心態,更知道這「水平下降」是極難治理的頑疾,真可憐復可嘆。
早前看到一位填詞人魏紹恩(卻不算專業填詞人,只是替黃耀明填過《淫紅塵》等屈指可數的作品)在其專欄談英文與中文,那副心態,便極嚇人,姑摘錄其數點論述:
「英文一隻字輕輕一按,情趣畢現。來到中文,註腳一串串。像笑。中國人似乎不作興笑,永遠只有笑大笑微笑輕笑吃吃笑──五花八門的笑,都不過是把大小形容詞加上去。好端端的 chuckle ,一變成輕笑,立刻毫無必要地文藝腔……」
「英文中的 onomatopoeia ,擬聲法,更加唔駛諗──去邊度搵咁多字畀你擬?唔得你死。而且中文字一粒粒,冇得搓圓「扌禁」扁。囉就是囉,最多變成囉…。唔通可以寫成口……四……糸……住……?」
看完此君這些「英文優越論」,筆者首先感到,此君平日看中文書肯定比看英文書少,對中文的認識很皮相。再者,這裡也不無「強中文之所難」之嫌。
這好比有人既習小提琴又習二胡,然後大放厥詞暢述其「小提琴優越論」,但只有兩條弦,弓子又困在兩條弦之間的二胡,是否如此不濟,是否沒有自己的優點。其實,覺得小提琴好玩,去玩小提琴便是。覺得二胡好玩,去玩二胡便是,何必將二者比較。
假如一定要比較,也請客觀一點,若為了顯示小提琴而歪曲事實,硬把二胡不太弱的環節,有意無意的漏說甚至誇大弱點,那是極不公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