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903497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6-09-04 08:15:48

  

 

  林夕,林夕,林夕……廿一世紀的當下,香港人的流行歌曲,大家的焦點都很大部份是放在這位填詞人身上。大家都在喜歡他的詞,欣賞他的詞。

 

  但一首歌曲,是有曲和詞的,我們現在看來都只注重詞的欣賞,而不注重旋律的欣賞。要是問,有旋律界的林夕嗎?誰能立刻答得出?即使答得出了,那麼欣賞林夕的網上文章與網上站點是如許的多,然則欣賞「旋律界的林夕」的網上文章與網上站點也是如許的多嗎?

 

  從前,我常被認為是「詞評人」,但其實我也很想做「旋律評人」,事實上也曾在見到一些實在忍不住想一讚的旋律時,設法寫它一篇,但基本上是不敢多寫的。因為,識中文字的人多,識do re mi 的人少(呵,教育問題?),而且評歌詞時,引錄歌詞很方便,評旋律時,引錄樂譜從來都是麻煩事,從前在紙上傳媒時是如此,現在在網上依然是非常麻煩的。

 

  說從前,五十年代及以前的黑膠唱片,很多都有歌譜附贈的,一首歌有譜和詞對照,到六十年代,這種習慣尚延續了好一段日子,但到六十年代末,就基本上只附歌詞,不附樂譜了。這是進步?還是退步?大抵也是造成人們總是只談詞不談曲的原因。那些所謂樂評人,也都不過是籠統地談曲,只有詞,因為唱片裡有附歌詞,他們才會具體的談幾句。

 

  以前也發過牢騷,認為真正的樂評至少「曲曲四顧」:具體地談旋律,具體地談歌詞,具體地談編曲,具體地談唱……實際上,根本沒有人可以做到!唱的也不見得有人具體地談,大家都只是集中地談歌詞……

 

  在評論上「重詞輕旋律」,已然是香港流行音樂一大壞習慣,而且可能沒有人覺得是壞習慣,可悲嗎?回想一下,八十年代初,香港的書報攤上,有詞有譜的「新歌速遞」型歌書近五、六種,現在嗎?一本也難找。卡拉OK不是讓人更想去「識譜」,反而是讓更多人遠離「譜」,甚至連學看樂譜的能力都大大削弱!科技的進步有時真是人技的退步!

 

 

 

 

 

 

 

 

 

   

阅读(2030) | 评论(7)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