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6-08-26 16:08:33
寫這首歌,他用的是主導動機的手法,以233這三個音為核心主題,它似乎是代表了一種要爭上游的頑強信念。
玉置浩二就是用這僅有三個音的核心主題,先衍展成一個八小節的小小樂段,結束在大調的主音上。當中,那核心主題在這八小節內就已經出現了三次!那「信念」真「頑強」!
接下去,調門提高了純四度,調性則從愉悅的大調轉為悲愴的小調,而旋律一開始又是核心主題的陳述,不過變了形,原來是舒緩的大二度的,而現在卻變了情緒繃得緊緊的小二度:344,像是告訴我們要堅持這信念真是痛苦啊!然後,原形的核心主題再在纏纏繞繞的音調裡出現了兩回,並把感情推向更激盪的高潮,也就是這個共有32小節的龐大樂段的後半部份。
音樂需要重覆,但太多的重覆會容易變成囉嗦、呆板,可是玉置浩二在這首歌裡的處理,卻因為節奏佈局中有很好的寬緊對比,也就很巧妙的避免了呆板之毛病。
如前所說,前半部份的先寬後緊,也恰好為副歌造勢,把情緒推向高峰,這後半部份的新主題是先跳進後回落的音型36632,而且是從一個小節的第二拍起音的,故此,雖是處在情緒較高漲的音樂段落,那性格卻是軟弱而無奈的,有心無力的。事實上,往後所有對此音型作模擬的樂句,總的傾向是層層下滑,逐漸滑下深淵,縱然期間有所掙扎,而且那爭上游的信念的主題233曾一度閃現,但最終是無奈下滑,最後慢慢回到調式主音6,一切都完了,人也好像不得不認命了。聽至此,也真叫人低徊不已。
分析別人的曲調佳作,總覺得寫出來是如此簡單容易,表現手法如此有跡可尋,這裡是模進,那裡是反覆……好像給自己寫也能寫出這樣巧妙的結構和旋法,但真要去寫起來又很難,抓破頭都寫不出像樣的樂句。玉置浩二這首《李香蘭》,也給我這感覺,不過,也唯有這類曲子,最堪稱佳作。今天上網搜尋一下,發覺重唱的版本少說也有八個!
這《李香蘭》旋律還有一個特點,不知是作曲人刻意為之還是無心之得。這個特點就是整首個歌從調式主音6開始(雖然這時這個音是視作高音2,但從絕對音高看,它正是相當於後來轉調後的調式主音),但之後卻沒有一句是回到這個主音6的,直至歌曲旋律發展到最後,才回落到這個調式主音6上,其他時候,多落在屬音3上,這種總是回歸不了主音的手法,成功營造出一種游離的,欲要脫離某種困囿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