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6-08-17 08:01:31
唐代詩人張繼有一首名傳千古的佳作《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不過,宋代大詞人、散文家歐陽修卻很不以為然,在他的《六一詩話》裡評說云:「句則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鐘時。」
歐陽修這麼一說,倒好像言之成理,但駁斥者很多。比方說同是宋代的陳正敏,在其《遯齋閑覽》裡說道,路過蘇州時,住在一所寺院裡,夜半聽到鐘聲,問寺僧是怎麼回事,寺僧說這是分夜鐘,沒甚麼好奇怪的,而且別的寺院也是一樣的。
又如另一宋人陳岩肖在《庚溪詩話》裡也說:「然余昔官姑蘇,每三鼓盡四鼓初,即諸寺鐘皆鳴,想自唐時已然。」
這是人們力證姑蘇一帶的寺院是有夜間敲鐘的習慣的。但還有另一派人士認為:「何必拘,況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孟子早有明訓,何容詞費!」(清.何文煥《歷代詩話考察》)也就是說,只要有利於文辭詩意的表達,事實如何不必過於拘泥。
筆者個人倒覺得,像張繼這種詩,即景生情最妙,但如果所「即」的竟是「子虛烏有」之景,詩的價值真要大打折扣。但既然這麼多人證實姑蘇真有夜半鐘,這便讓我們肯定,張繼這詩確是即景生情之作!問題倒是歐陽修,作為有影響力的文人,不細加查究就妄下質疑,恰好是毛澤東所云:「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反面教材!
做評論,真需要廣博的知識,也須有慎重的態度。尤其而今在網上,打幾個字貼一篇文太容易,我也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像歐陽修那樣妄下質疑,查究則是別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