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026225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6-07-16 19:39:22

  

 

 

  同文小美響應以前電視台的口號:潮流由我創,一首《幾許風雨》,把自白式歌曲變成時尚,她還自己親力親為的鼓動這個潮流,先後填了《無言感激》、《一串問號》、《有誰共鳴》,聽說,她亦已為麥潔文寫了一首同樣是自白式的歌曲,未見街而已,……再下去,也不知是她在動潮流抑或是被本是她帶起的潮流牽着走了。

 

  最近,不少報章都對這自白歌潮流有所反響,部份作者更不約而同把小美封為「裁縫」,是褒是貶,小美該心中有數。事實上,筆者也覺得,小美寫這類歌詞,的確已令人感到「太多」的地步,需知道這種歌曲不同情歌,份外受人注意的,情歌多一首少一首,人們早麻木得沒反應,但這種自白式的歌曲,多一首就令歌迷多一分抗拒:「又係咁嘅歌!」

 

  也不管這一類歌是否到了濫的地步,近日,亦有不少文章認為小美這幾首歌詞並不全都成功,近者如九月二十四日《文匯報》一位署名休雁的專欄作者便這樣寫:

 

  ……她認識羅文,寫出羅文的滄桑,叫羅文在唱歌的時候自己也灑出真情之淚。她認識譚詠麟,她認識張國榮,也為他們填了一首抒情之歌,但效果卻沒有羅文那闋一般有真情,那又因為甚麼呢?

 

  這樣看來,小美對歌者的解剖是不夠深入的,像羅文,她看得透,但像譚詠麟,她卻未必真正認識他了……到小美為張國榮填的詞《有誰共鳴》更加流於為感傷而感傷了,詞中充滿「苦笑」、「孤單」、「失去自由」這一類字眼,你信張國榮年紀小小,卻「心裡困倦滿腔」麼?

 

  這位余雁君,看來是湊興談的居多,事實上,從一兩個訪問中得知,小美和羅文,在《幾許風雨》第一次在熒幕唱出前,仍未見過面,比較起來,小美和譚詠麟還要深交一點。不過,筆者也覺得,《無言感激》實在不夠好。

 

  至於余雁君認為張國榮年紀小小,未會「心裡困倦滿腔」,那是太不理解藝人的生活了,人們常常都說,在娛樂圈打滾一年,其閱歷就相當於普通人三、五年的見識,像譚詠麟那樣,是是非非的新聞較少,感受還好一點,一旦是非多多、緋聞多,那種衝擊和壓力,都不得不叫人困倦。

 

  寫這篇文字,既抗拒小美寫太多的代自白歌,也同情她受無理的批評,很是矛盾。

 

 

 

 

  重看本文,記起向雪懷也曾對我說過,非愛情歌題材往往只能寫一次,再寫就會讓人感到非常重覆。現實確是如此!

 

  多年後,張國榮竟自盡,顯見「心裡困倦滿腔」實在寫得很中!

 

 

 

 

 

 

  

阅读(116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