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683507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6-05-12 09:04:08

   

 

  互對網傳輸信息快捷方便,然而,好些原本在「無網」時代已經很混亂,常以訛傳訛的信息,來到互聯網時代,這些混亂訛誤的信息並不會自動更正,筆者相信反而會讓更多人接收到不確的信息。

 

  《郊道》這首戲曲風味非常濃厚的流行曲,就是個好例子吧!

 

  近一兩天,嘗試在網上尋找有關《郊道》的資料,發覺依然有很多網上信息說這首《郊道》是黃梅調,也有不少信息說這首歌曲是由顧嘉煇作曲的。

 

  找尋了好些時間,大約也有半小時吧,才終於找到一位台灣博客有恰當的介紹:《郊道》的唱腔取自京劇的《高撥子》,唱法則選用京劇的《楊門女將》。當年由顧嘉煇重新編、陳又新填詞。這位名叫鹿老闆的博客還把淩波原唱的《郊道》、鄧麗君現場演唱的《郊道》和楊秋玲演唱的京劇《楊門女將.探谷》唱段的錄音都一起放到日誌裡,君聆聽比較。

 

  就算是專業的學者,有時也會失誤,像筆者敬佩的余慕雲先生,早年在《國語片與時代曲(四十至六十年代)》特刊專輯裡,在其「四十至六十年代香港國語電影歌曲的類型和來源」一文中曾這樣寫:「邵氏出品電影《血手印》的插曲《郊道》由顧嘉煇作曲。它採用京劇高撥子的曲調……」注意,這裡寫的是「顧嘉煇作曲」。

 

  《郊道》算不算是由顧嘉煇作曲,早有爭議,因為其歌唱部份的旋律,跟京劇《楊門女將.探谷》這個唱段是幾乎完全相同的,顧嘉煇頂多是把該唱段去掉所有鑼鼓,重新編曲為時代曲風格的《郊道》,但若說是他「作」的,那就委實很牽強。

 

  更複雜的是顧嘉煇亦認為,那是「參考」京劇音樂而寫成的,怎可以說不是他作的?他又舉了一些當時電影界的情況來說明:由於戲曲片黃梅戲很盛行,那年代不少著名作曲人都是這樣「參考」大陸戲曲來為電影撰曲的。可是可是,「參考」的程度幾近百分之一百,這樣過分的「參考」,還算是「參考」嗎?

 

  其實,最有權質疑這件事的,應該是原京劇《楊門女將.探谷》唱腔的設計者,一天他不出來異議,《郊道》是「顧嘉煇作曲」就成默認的事實。而筆者也很好奇,有關《郊道》的版稅,是由誰收取的,顧嘉煇?還是《探谷》唱腔的設計者?

 

  關於《郊道》,較恰當的介紹,當是「是顧嘉煇據京劇《楊門女將.探谷》這一『高撥子』唱段改編而成的,但由於出現在當時盛行的黃梅調電影裡,常被誤認是黃梅調」。

 

 

 

 

 
 
 
 
 
 
  
阅读(229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