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838212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6-05-05 08:23:20

  「三分損益」法,是中國最早的樂律計算方法。早在春秋時代的文獻《管子.地員篇》中就有記載,即大約是公元前七世紀到公元前四、三世紀期間就產生這種方法了。中國的三分損益法與歐洲的五度相生法基本一致,只不過前者計算弦(管)長,後者計算頻率,兩者成倒數關係。但中國古代幾千年中一直採用三分損益法。

 

  那麼三分損益法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方法?簡言之,是將主音律的弦(或管)三等分,取其兩份(全管長的三分二,是為損一),或增加一份(全管長的三分四,為益一),依次確定十二律其他各律的方法。

 

  為了讓大家更易明白一點,筆者嘗試以簡單的圖解方法來做說明:

 

  上圖裡,設A弦所表示的是空弦(音樂術語,即完全不按音時所彈得的音)弦長,彈出的音是徵音(低音5),把A弦長四等分,按三分損益法的原理,按在A弦的四分三之處(成為B弦弦長),彈得的音就是宮音(1音),即宮三分益一得徵。

 

  我們接著仍從空弦弦長出發,但今次是把弦長三等分(這是古人很聰明之處,同一空弦,先四分,再三分,就可算得兩個音的弦長!),即C弦(弦長與A一樣,但現在是三等分)所示的情況,把C弦的三份截去一份,成為D弦所示的弦長,據此彈得的就是商音(2音),即徵三分損一得商。

 

  接著,把商音的弦長三等分(如E弦所示),增一份(成F所示的弦長),以此彈得的就是羽音(低音6),即商三分益一得羽。

 

  接著,把羽音的弦長三等分(如G弦所示),截去一份(成H所示的弦長),以此彈得的就是角音(3音),即羽三分損一得角。

 

  以上的步驟,就得到最基本的五個音,按音高排列就是:徵羽宮商角,相當於簡譜的低音5、低音6、1、2、3。當然,三分損益的過程還可以繼續算下去,以取得其他音階的弦長。

 

  由於本文只是粗略的淺說,不擬深入討論三分損益法,所以寫到這裡,也就可以結束了。

 

 

 

 

 

 

 

 

   

 

 

 

 

 

 

 

 

阅读(296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