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6-04-18 12:35:24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個傳奇故事,但是,有些人的故事明顯比一般人傳奇得多,讓人既欽佩又羡慕。
讀鄭學仁著的《吳大江傳》,就讓筆者有這種讚嘆。而且也委實替吳大江慶幸,能有有心人在他去世後短短幾年內,為他撰寫出內容豐富、資料翔實的傳記。要是多年後才有人來寫,則資料肯定散失不少,吳的親友也未必人人健在,寫出來便失色多了。
回顧吳大江的人生,少說也有五奇!
一奇,吳家子姪一向都不許研習音樂,偏偏吳大江自幼已顯露音樂天份,終成一代音樂名家。
二奇,從大陸潛逃至香港,從一窮二白發展至在香港音樂界薄有名氣,當中就不乏奇緣。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回看吳大江處於一窮二白的逆境裡的奮鬥過程,相信可以啟迪很多年青人吧。
三奇,可以忽然連根拔起,移居新加坡,並在當地淋漓盡致的發揮出自己的音樂及領導才華,使新加坡的華樂發展大大加速。
四奇,躬逢香港中樂走向職業化的機遇,七十年代中期回港掌帥旗,在他任總監的八年間,香港中樂團陣容日見完善嚴整,樂團的聲譽也年年遞增。
五奇,吳大江原只是個民間音樂人,但天賜良機,既從不少良師益友那裡學得先進的音樂創作方法,復有香港中樂團這樣雄厚的音樂力量去讓他直接體驗當代前衛音樂大師的作品,反過來說,香港中樂團亦成了他試驗自己的前衛作品的利器!因此,他竟然可以寫出教當代的音樂大師如林樂培都誠心寫個服字的作品:《緣》、《胡笳十八拍》,真是一大奇事!
筆者感到可惜的是,要非吳大江個人的性格缺陷,他應該還可以借助上天編派給他的機遇,締造更多的奇蹟。但人無完人,而一個人的命運常常是不知不覺間為自己的性格牽扯,無奈地走向下坡。然而,回看吳大江的一生,那耀目的光采,亦絕對可以掩蓋那些瑕玼了!
讀《吳大江傳》,也教筆者想到泰山不讓土壤的道理,吳大江玩的算是正統音樂,但他也曾替佳視撰寫過多部電視劇的主題曲,在流行曲範疇裡小試牛刀,筆者就很欣賞其中的《白髮魔女傳》主題曲,此外,他也寫了許多電影音樂,這種音樂就更要求創作者音
這本傳記的作者鄭學仁是中樂名手,也在香港中樂團追隨吳大江多年,由他執筆撰寫吳氏的傳記,實在是很適合的人選。在鄭學仁筆下,吳大江的形象是立體的,也就是說,吳氏個性的陰暗面,鄭學仁並沒有為之隱瞞,可是此舉實無損吳大江高大的形象。書雖名《吳大江傳》,卻有評傳的成分,書的最後部份,有近五十頁的篇幅縷析吳大江好些重要音樂作品,是音樂愛好者不可錯過的篇章。而書後附錄的「吳大江年表」、「海豐吳大江家族世系表」、「吳大江音樂作品目錄」、「吳大江灌錄唱片目錄」、「吳大江電影配樂目錄」、「吳大江擔任香港中樂團音樂總監期間的演出紀錄」、「參考資料(包括書籍、期刊專題文章、剪報、前香港市政局文件、日記、書信、影音資料等等)」,是非常豐富的資料信息,這肯定大大有助於日後有志研究吳大江生平及其作品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