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054683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6-04-05 08:03:34

 

  說過棋藝與音樂的共通之處,這一篇就說說二者的相異之處吧!

 

  相異之一 ── 大師解說 好書

 

  總覺得,一首精彩的音樂作品,只有行家中的高手,才會真的懂得欣賞,道出箇中的玄奧巧妙。一般的樂迷,只不過靠直覺去感應,多精彩的作品,評語也只是「好聽」、「棒」這類單詞而已。

 

  一局精彩的對局,情況完全相若,一般棋迷也許能察覺局中某幾着的神妙,但是,對局雙方如何步步爭先,執紅子的如何巧設棄馬陷車的機關,執黑子的又如何將計就計,到中、殘局,雙方又如何鬥內勁,棉裡藏針,不經高手詳作解註,棋迷們實難豁然明白。

 

  所以,一些重要的大師級棋局決戰,負責解說對局的,也往往是棋界的大師級人馬。可惜在音樂界卻不是這樣,大師級的作品總是欠缺大師級人馬來賞析。

 

  說起來也想到,棋界更常有自戰解說的方式,其實音樂界又何嘗不可以自己解說自己的作品呢?不過,音樂人「自戰解說」卻是非常罕見,何時可以讓它成為風氣呢?若然,將是樂迷之福。

 

  由解說便聯想到,棋有棋譜、棋書,樂也有樂譜、樂書。一份棋譜可以讓我們了解整個對局的過程,探討對局雙方的得失。樂譜的作用也相若,除了可按譜奏曲,也一樣能很方便地分析樂曲創作的優劣得失。然而,棋迷鮮有不會讀棋譜的,樂迷卻有許多是不會看樂譜的。好的棋書,通過對許多對局片段的分析,能讓棋迷從中提高自己的實戰以及鑑賞妙着好局的能力。好的樂書也一樣可以通過對作品的評析,大大提高樂迷創作及欣賞音樂的能力。然而筆者向來都覺得,好的棋書常常比好的樂書要多得多!

 

 

  相異之二 ── 高下立(難)判 自知

 

  跟別人下棋,技不如人就絕對是技不如人,下十局不輸足十局已很僥倖,事實擺在眼前,令你不得不有自知之明。

 

  音樂卻不然,大家都是寫曲的,寫出來的曲子究竟誰的較優勝,很難判斷。當然,聽在頂級音樂大師的耳裡,還是聽得出高下來的,可是寫曲者未必心服:「哼!他寫的曲子真有那麼好?」

 

  也不僅音樂創作,演奏亦如此,但凡文藝創作、表演,都容易有「文章是咱家的好」的心理,殊不知作品或演出中有許多其本人意識不到的缺點。更甚者是自欺欺人,認為自己只是懷才不遇而已。

 

  所以音樂人委實要下下棋,俾能知道有技不如人這回事,學習技不如人時的應有風度。

 

  再說,下棋的過程,也往往是一個自知的過程,性格是否沉著、怯懦、頑強、浮躁、貪便宜、粗心或得勢不饒人失勢卻如喪家犬,統統會在對弈中浮現,弈者如善於體察,當可從中發覺並試圖改善。這種自知,在音樂領域上就很難得到如此明顯的效果。也有理論說怎樣性格的人就會喜歡怎樣的音樂,但這完全是一種很模糊的說法,不宜隨便對號入座。

 

  故此,不得不佩服中國古人把棋與書、畫、琴並列,因棋根本也是藝術,且需由兩個人來共同完成,而每一局都是一次心路歷程的演練,完全可以彌補在書、畫、琴三種藝術中都缺乏的人格修養訓練。

 

  末了,願知音者能知棋,知棋者也能知音,人生就更多采而圓滿。

 

 

 

 

 

 

 

   

阅读(84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