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6-03-10 18:14:02
高乎?
俗語說:「人望高處」,但實際上不是任何的「高」人們都會「望」的,很多時還會避忌「高」鄙視「高」。九十年代香港傳媒的名言之一就是「不扮高深」,於是大家一窩蜂求淺求薄。
如此風氣下,筆者有時覺得做個運動高手勝於做個音樂高手,至少運動界有個非常商業的奧運會,一舉成名天下知,冷門項目如滑浪風帆都不例外。但音樂高手如林敏怡,在國際上取了個甚麼跟前衛音樂有關的獎,試問有多少人會知?落得個「曲高和寡」而已。
然而避忌「高」鄙視「高」絕對是不健康的。今天香港人人人都懶於「望高處」正是被大眾傳媒寵壞了。
何謂「高深」?不懂欣賞就覺得高深。但為何會不懂欣賞?對於文盲,一份報紙對他來說都覺得高深,不要忘記我們讀了多少年書才覺得讀報不是高深事情。同樣地,對於古代詩詞,一般中小學生都覺得高深,因為他們還很缺乏關於中國古典文學及中國古代文化的素養,讀起詩詞來自然就覺得高深。
而今人們的一般態度是,一旦遇上覺得很高深的,就鄙棄之遠避之,誰會花點點時間試圖學習去欣賞這些「高深」的東西?不勞而獲最好,平日為生活都已經很辛勞了。所以現今一般的流行音樂唱片的製作方針,也是讓大部份的消費者可以「不勞而獲」,只需隨隨便便舒舒服服地聽就行,不用具備甚麼音樂和文學的素養。
但我始終喜歡「望高處」,也望更多人能欣賞一些被指是「曲高」的東西。好比說游泳,不游則已,一游總要到深水處去暢泳才有樂趣,而又深的地方人總是少,要往水深處游,不肯花工夫磨練泳技的人是辦不到的。
深乎?
有人說:「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可不大苟同。甚至觀眾的掌聲有時也不代表甚麼。
比方說外國流行音樂人Kenny G,每當他以循環換氣的技法吹奏一個長達幾分鐘的音符時,座上的大部份觀眾就會鼓掌。但這掌聲代表甚麼?是欣賞他的長氣?但長命音就是好音樂了嗎?可不是看雜技啊?純音樂演奏尚且有這種不知所謂的掌聲,有人演唱的流行歌曲表演,這類掌聲就更多。
以前看過一本書,書名曰:《洞簫哪裡去了…》,是一本專論中國古典音樂的論文集,書裡正好有一篇「洞簫哪裡去了?──談音樂藝術的表現美與內涵美」,內文便指出,當代音樂演奏為了「適應」或「迎合」聽眾,紛紛追求「技巧美」和「炫技美」來,以至行內人擔心音樂演奏會「雜技化」。
事實上,近幾十年來,許多中國傳統樂器在演奏技巧上有飛速發展,要多難都有。偏偏洞簫這種樂器,卻不可能有甚麼高難度技巧發展得出來,可說是最難「雜技化」的樂器(其實是書的作者也忽略了,而今的洞簫獨奏曲,也傾向「雜技化」了)。可是技巧難不難與演奏出來的曲子動不動人絕無必然關係。動人的洞簫音樂,靠的不是高難技巧,而往往是音樂裡那內在感染力。
是書作者所說的,筆者很有同感。人們實在越來越傾向只懂得欣賞直觀外露的東西,看看現今的廣告宣傳語句以至電影名字,十有八九是玩同音字的變換:甚麼「林夕字傳」、「弦途有妳」,讓創意首先訴諸受眾(欣賞者)的視覺,即可見一斑了,也因此,「內在感染力」這種深藏的東西,就不會有人多理會。也因此,講內在的洞簫也就給排擠到不知甚麼角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