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6-02-25 13:43:28
不諳普通話,故此不知道普通話的上聲字的性質跟粵語的上聲字有沒有分別,但粵語的上聲字分陰上聲和陽上聲,這一點普通話肯定沒有。而在粵語裡,上聲字的特點是朗讀時有阻壓感,也有由下向上爬升的感覺。
為了讓我的學生能領會粵語上聲字的這些特點,於是特意蒐集了一些詞例,例如全由粵語陰上聲構成的語詞詞例便有:
火警 小丑 鬼影 苟且 走狗 種子 水手 廠長 保險 保守
反斗小子 請把手洗 首長演講 幾許苦楚
少許感想 趕走小鼠 寶島餅廠 點解咁樣
賭錢飲酒打牌
全由陽上聲構成的語詞詞例有:
瑪雅 冷暖 旅社 野馬 上市 引誘 勇往 勇猛 鹵莽 窈窕 婦女
那裡有你 永遠美滿 偶有鳥語 滿眼柳絮
懶理冷了 每晚五秒 兩倍厚禮
每當提到諸如「永遠美滿」這些全上聲語詞,我總是帶笑的向學生說「看看這當中每個字都帶有阻力,就知道要『永遠美滿』有多難了!」中國文字的聲調充滿情感暗示,於此亦可見一斑。
筆者也另蒐集了兩組詞語:
幾米 網址
海馬 渺小
整理 往返
擁有 猛火
鼓舞 老虎
趕上 上演
景仰 雨水
子女 勇敢
手軟 敏感
選美 美好
巧婦 引起
點染 滿瀉
豈有
此理
這裡左邊的一組都是「陰上─陽上」的排列,右邊的一組則是反過來的,作「陽上─陰上」的排列。從音高上聽來,左邊的一組讀來便像唱著「la so」,右邊的一組則像唱著「so la」。
說到上聲字,古人便已有「陽上作去」的說法,在粵語裡,陽上聲和陰去聲委實是非常容易混淆起來的,所以,教我的學生弄清楚其中的分別,是必然的一項步驟:
陽上聲 以 偉 友 瓦 市 軟 染
陰去聲 意 畏 幼 亞 試 怨 厭
其實,在當代的粵語流行曲詞裡,則廣泛見到「陰上作平」的情況,即陰上聲的字與陰平聲的字視為音高相同,雖然二者的差別是較明顯的。以下是一些供比較用的字例:
陰平聲 家 蕭 多 稀 衣 英 刀 夫
陰上聲 假 小 躲 起 倚 影 島 虎
為了增加學生的興趣,筆者也蒐集了幾首押上聲韻的五言短詩: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鄰翁走相報 隔窗呼我起 數日不見山 今朝翠如洗
以手掬江浪 取之滌硯瓦 尊罍稍遠窗 莫被過帆打
由此筆者亦想起清代的秋水軒倡和的雅事。欲知詳情的訪客可找嚴迪昌的《清詞史》(一一四頁)讀讀。這次和唱,使大江南北的詞家爭相寫作,真是「詞場一時之盛」,而他們所使用的詞韻,就是全上聲字的韻字。秋水軒倡和初始於康熙十年,即公元一六七一年,三百多年間,以這個全上聲韻填詞的人與作品,真是數也數不清,即使到了現在的網絡世代,仍然續有來者也!訪客如不信的話,大可點一下下面的鏈接,便略知一二了。
為何秋水軒倡和可以延展三百多年而不息?筆者認為其中一項因素就是那全上聲字的「剪字韻」具有獨特而吸引鬱勃聲情。
個人可沒有這樣的才氣去和唱這個「剪字韻」,不過用全上聲韻寫詞也是試過的,姑錄如下,獻醜了:
百首狂歌耳
甚緣由收聲絕唱 再難狂矣
每厭新詞何急就 抑念賢妻孩子
君莫道托詞而已
畢竟盛唐風範遠 沈婆兒一笑還誰似
無壯志 照青史
愁來且去將聲倚
學描些魚蟲鳥獸 粉黃朱紫
香草美人佳傳統 楚雨含情慣恃
料依舊諸多非議
豪放詩篇常吟詠 是中華兒女須如此
臨漢賦 肯盈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