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接手家族生意,作为私营经销商业主经营管理自己的公司 1997进入消费品经销行业期间进入上游生产企业工作数年,从事经销商的管理及培训工作 1999年开始建立经销商内部管理及厂商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课题 2004年起,开设咨询机构,专业从事经销商管理项目咨询
分类: 信息化
2019-09-24 16:01:35
潘文富
执行标准就是做事的方法,它包括基本原理,达成目标,流程次序,每个环节的执行办法,涉及到的参考值和模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各种预防措施等等。按说,每件工作都应该有一个对应的执行标准,每个岗位的工作范畴中,应包括若干个执行标准。是否掌握对应的执行标准,也是员工是否称职的基准之一。
关于执行标准的三个前提:
一、做事一定要有明确的标准,相关内容应该是固化的,形成书面的执行说明书,众员工在执行时是可以做到有章可循的,不然就会出现内部混乱,导致工作效率难以提升。
二、标准不是简单的规章制度,而是高效的执行办法,是基于各类工作经验乃至事故教训的提炼和整合。
三、标准不是老板下达,员工遵守执行这般简单。应该是在老板的主导下,由公司全员参与,进行课题立项,设计研发,试用完善,最终定版的。并且还应基于新问题新方法的出现,不断进行内容增补和版本更新。
执行标准的四种常见情况:
1.公司既定标准
公司主导研发且定版的执行标准,正式颁发的。一般来说,公司越大,相关的执行标准就越多,甚至能形成内部工具库,员工可在该工具库中,迅速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执行标准,事事有规范,件件有标准。按说,员工只要遵循公司的既定标准做事,即便是执行标准本身有问题,导致工作失误,员工也无需承担责任。
2.约定俗成的工作标准
公司没有正式颁发工作标准,只有些原则导向和基本框架,具体的执行细节部分是由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总结沉淀出来的,大家约定俗成的,都是这么干的,相关方法由员工个人来掌握的。虽然公司没有明确的标准说明,但大家都是知道的,相关工作方法也具备一定的实效性。当然,这样的前提是公司经营年限较长,运营状态较为稳定,且员工队伍有较好的稳定性,各类工作的处理也基本上算是轻车熟路了。
3.多个标准
公司没有明确的统一标准,员工之间也没有形成一致化的看法,而是每个员工对相关工作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执行方法。等于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标准,个人标准之间可能存在不一致乃至冲突,老板没有出面集中和定版,员工之间也没形成约定俗成的一致化,大家各玩各的,各自都有各自的道理,出现问题时再来互相扯皮。
4.没标准
对于有些工作,压根就没有标准。老板没想到的那些事情,干脆让员工自己去搞定,员工也懒得操心,更没心思来做执行方法的研发。遇到需要执行或是需要处理的问题时,大家能躲就躲,能推就推,或者都干等着,老板没说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怎么办。若是自己主张执行,出现问题肯定都是我自己承担,这风险太大,干脆别管了,先放着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