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830356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IT职场

2013-10-07 08:56:03

 

 

  明年一月十九日,便是音樂家梁以忠去世四十周年的日子。筆者嘗試以本篇文字,去追懷這位傑出的廣東音樂名家。

 

  不過,說梁以忠是音樂家,應該是不大適合的,至少,新世紀以來,再難找到像他這種類型的「音樂家」,可是我們也沒有一個簡便而合適的身份名堂去稱呼梁氏這類「音樂家」,他精通多種樂器,能創作歌調曲詞,又是獨當一面的粵曲唱家,更是不少著名伶人的師傅。看來,較適合的稱呼,是「粵樂宗師」吧!而在內地,大抵是會稱他為「民族音樂家」。

 

 

創立「解心腔」

   梁以忠(1905-1974),出生於廣州,是廣州近郊畔塘人。幼年師從某宿儒,過目成誦,養成深厚的古典文學根基。少年時代曾跟隨一位甘師爺學音樂,不久技藝已甚可觀,年方十五,已能操多種樂器。十八歲時,曾在香港與不少音樂名家切磋。1925年省港大罷工後,梁以忠回到廣州,加入廣州最著名人才最盛的兩家民間樂社之一:民鏡音樂社(位於西關第十甫),與一群前輩一起研習粵樂、粵曲,頭角嶄露。1930年代起梁氏便定居香港,這時候已全面掌握吹、拉、彈、唱、創作等方面的技藝,深受同行讚賞。在粵曲演唱、撰寫以及唱腔設計方面,梁氏也卓然成家,創立了「解心腔」,成為著名的粵曲唱家。

 

  梁以忠很年輕便精通高胡、二絃、二胡、小提琴、嗩吶、喉管、簫、笛、琵琶、三弦、古箏等多種樂器,由於拍和粵曲的需要,他尤精於二絃,玩得出神入化,獲譽為「風流二絃」,因為他奏來飄逸流暢,瀟灑跌宕,音域廣而音色美,使聽者悠然神往。據黎紫君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後期於《華僑日報》「今樂府」版所撰寫的「謌藝人列傳」,寫到梁以忠時,指出梁氏與尹自重、馬炳烈、羅耀宗獲人們稱譽為「粵樂四大天王」

 

 

「星腔」的幕後推手

   當年粵曲「平喉領袖」小明星(原名鄧曼薇)創立「星腔」,對後來的粵劇粵曲界影響深遠,而「星腔」的創立過程中,小明星得到梁以忠很多的指點與輔導,具體來說,梁氏根據小明星的嗓音特色,設計了整整一套完全適合她的條件的腔口。張玉京(又名張瓊仙),梁以忠的妻子,在演唱方面的造詣,也得到梁以忠的許多點撥,得以成為粵曲界的「子喉領袖」。

 

  梁以忠與太太張玉京一起灌唱的《明日又天涯》(又名《斷腸明日又天涯》),於1937年六月面世以來,便成為梁氏的代表作。這首粵曲充分地展現了梁氏粵曲藝術的優點與特色。曲詞和唱腔都是梁以忠一手包辦的,他把自己精研的粵謳唱法腔口,融進粵曲的梆黃之中,由於粵謳中有一首《解心事》,又名《解心》,後人便稱梁氏這種腔調為「解心腔」,這首《明日又天涯》,讓聆賞者俱感耳目一新,因而一直非常流行。

 

  梁以忠唱自己撰寫的粵曲《賣報曲》、《花生曲》、《醉生夢死》、《燼餘哀艷》,與其妻子合唱的《重溫金粉夢》,與其大女兒梁素琴合唱的《唐宮綺夢》,也是非常著名的曲目。

 

  回顧起來,後來的新馬師曾、何非凡以及陳笑風等都吸收了「星腔」的長處而形成自己的唱腔,白雪仙早年亦曾隨梁以忠學習過一段時間。可以說,現今的粵曲唱腔,不論是平喉或子喉,多多少少都有受到梁以忠的影響。

 

  由於梁以忠音樂技藝超群,粵曲唱功又了得,當年的唱片公司如碧架、高亭、百代、歌林、和聲、新月及謀得利等等,都以能聘請到梁以忠唱奏為榮!

 

 

古腔八大名曲

   據邵鐵鴻寫於1974年的悼念文章的憶述。梁以忠戰前除主理多個歌壇之外,間亦有參加劇團的音樂工作,計有「日月星」、「新中華」、「錦添花」等,戰時則在內地參加過「覺先聲劇團」的拍和工作。在香港,梁以忠亦先後主理過中勝及新聲唱片公司的灌片業務。此外,他戰前曾領導東山音樂社,與陸榕樂共同主持同樂音樂研究社,藉以聯合曲藝界同儕及其徒輩,時作播音演唱,深受廣大知音歡迎。其實,七十年代初他還曾建立中庸音樂社,為普及粵樂及曲藝出力。

 

  在1960年代,梁以忠與音樂名家潘賢達、馮維祺、司徒文煒、朱天笑、盧軾等,聯同一群瞽姬,發揚古腔粵曲,在電台作八大名曲播唱,是一件很值得表揚的美事。這古腔八大名曲,指的是《辯才釋妖》、《楊六郎罪子》、《黛玉葬花》、《棄楚歸漢》、《附薦何文秀》、《雪中賢》、《魯智深出家》、《百里奚會妻》,在業界人士心目中,向視之為曲藝最高境界,但當時能全懂、真懂的已無幾人,幸而當時梁以忠號召了不少能人高手來幫忙,一起為保存這些藝術精華付出貢獻。梁以忠在這八大古曲播唱的每集開始處,都親作精簡的介紹,以求能更好地推廣這些古老藝術。

 

  梁以忠生平除埋頭苦幹曲樂工作,對於社會福利籌款事項,從不後人,凡有賑災演出,必積極參加。他在業餘時候,精研書法,又喜歡攝影、集郵、乒乓球,這方面也許是大家想不到的。

 

  四十年轉眼便過,現在人們提起「音樂家」,想到的只會是樂器演奏家,或者是能作曲給香港管弦樂團、香港中樂團演奏的音樂創作人。但幾十年前,嶺南人心目中的「音樂家」,卻是像梁以忠這樣的傑出樂藝者,演奏各種樂器、創作粵曲粵調、演唱粵曲,件件皆能!筆者常常想到,當年的廣東音樂創作者,很多都和梁以忠一樣,同時也是傑出的粵曲唱家,所以寫出來的粵調小曲,深具嶺南風味與華采,但當今的廣東音樂創作者,卻鮮見同時是傑出的粵曲唱家了。因是之故,益發懷念梁以忠那種類型的「音樂家」。

 

 

經典之作《春風得意》原為電影歌曲《凱旋歌》

   廣東音樂作品之中,梁以忠作曲的《春風得意》,屬經典之作,任何一本廣東音樂曲集,都必然會刊載的。

 

  然而,《春風得意》的前身乃是一首電影歌曲,是電影《廣州三日屠城記》的插曲《凱旋歌》。《廣州三日屠城記》首映於1937331日,片中有兩首插曲,一為《斷腸詞》,南海十三郎作詞,梁以忠譜曲;另一便是《凱旋歌》,由該影片的老闆、監製兼編劇胡麗天寫詞,梁以忠譜曲。

 

  此事有本報1957721日的一篇文字為證,這篇文字是據梁以忠的訪問寫成的,標題為「《春風得意》(梁以忠代表作)」,執筆者署名「錦城春」,文中確鑿地指出「《凱旋歌》其實是《春風得意》的前身」。近年筆者也曾向梁以忠的大女兒梁素琴求證過,她亦清楚表示《凱旋歌》確是《春風得意》的前身。

 

  據筆者的考查,《凱旋歌》雖是《春風得意》的前身,但說到灌成唱片的先後,卻是純音樂《春風得意》比歌曲《凱旋歌》來得早。《春風得意》屬和聲歌林第十九期唱片,其廣告初見於19371223日。至於由梁以忠的太太張玉京灌唱的電影《廣州三日屠城記》插曲《凱旋歌》和《斷腸詞》,是屬和聲百代第三十二期唱片,廣告初見於1938611日。

 

  梁以忠為人熟知的粵(調)樂作品,除了上述的《春風得意》和《斷腸詞》,還有《落花時節》和《鳳笙怨》兩首,這兩首歌調都是特為粵曲《明日又天涯》而創作的。其中《鳳笙怨》乃是據李後主的一闋《憶江南》詞譜成的,詞句是「多少淚,沾袖復橫頤。心事莫將和恨寄,鳳笙休向別時吹。腸斷更無疑。」

 

 

為粵語電影配樂

   可見,梁以忠的粵樂作品,其實都是有歌詞的,而且相信都是據詞譜曲的。成為他粵樂作品的一大特點。

 

  梁以忠所寫的粵調作品遠不止這四首。事實上,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曾為多部粵語電影配樂,也曾為《黑天堂》、《白髮魔女傳》、《書劍恩仇錄》等影片寫過主題曲插曲。《黑天堂》首映於1950319日,其主題曲由李願聞作詞,梁以忠譜曲,紫羅蓮主唱。1959年拍成的《白髮魔女傳》(張瑛、羅艷卿主演)共三集,其中最後一集的插曲由梁以忠負責創作。1960年拍成的《書劍恩仇錄》(張瑛、容小意主演)亦有三集,梁以忠為這套片集寫了幾首插曲。據香港電影資料館的現有資料,只能找到《書劍恩仇錄》的那批歌曲,其中有三首都是梁以忠包辦詞曲的,分別是《溪邊邂逅》(又名《喜相逢》,張瑛、容小意合唱)、《一見鍾情》(容小意唱)及《城亦長情亦長》(張瑛唱),片中,張瑛演陳家洛,容小意演香香公主。

 

  從資料上的曲譜可見,《一見鍾情》的曲調乃是對新疆音樂風格的模擬,呈現了一位粵曲音樂人對中國西北部少數民族音樂風味的想像,頗有意思。

 

  《書劍恩仇錄》中這幾首屬於粵調的插曲,形同湮沒。但願日後能重現於舞榭歌台之上。

 

 

粵曲之家

   梁以忠不但其本人樂藝超群,他的太太張玉京,兩個女兒梁素琴(原名梁之素)、梁之潔(原名梁之絜),也有很高的演唱粵曲造詣,可謂一門四傑。

 

  張玉京的成就,在上面的正文已有所提及,此處不贅。

 

  梁素琴天資聰穎,六歲已隨父親到電台直播節目中演唱,高歌一曲《罵玉郎》。其後拜師於薛覺先及其夫人唐雪卿門下習藝,更見進步,日後更發展成獨具一格的「琴腔」。一九四九年開始從影,演過不少電影。去年,香港電影資料館便曾以「梁素琴的電影世界」為題,放映過多部她有份參演的粵語電影。

 

  梁素琴曾與父親梁以忠合灌過一首《唐宮綺夢》,為顧曲周郎所鍾愛,認為是集「解心腔」與「琴腔」的精華。

 

  梁之潔,畢業於中文大學,任職過香港電台和商業電台,其後加入了紀律部隊。年輕時曾玩結他,唱歐西流行曲,但後來卻回歸了家庭隊伍,唱起粵曲來,而且還唱得成績斐然。

 

  八十年代的時候,梁家姊妹曾合作灌了一些粵曲,如《重溫金粉夢》、《孔雀東南飛》、《長憶拾釵人》等等。其中《重溫金粉夢》是她們父母在戰後初期所唱的名曲。

 

  年前,梁素琴以八十二歲的高齡,再進錄音室灌唱片,其中也有一兩曲目是跟妹妹梁之潔合唱的,如《荊釵記》。

 

  梁以忠有這兩位優秀的女兒,使梁氏的粵曲藝術得以薪傳,真是幸事!

 

 

 

按:本文昨天刊於《大公報》「周日文化廣場」版

 

 

 

阅读(229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