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瀏覽的閒書,有一本是張永廷著的《楊家將的歷史真相》(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2月初版)。
楊家將的故事,在中國人的心中佔的地位委實太重了。而看罷張氏此書,自然更明白,人民從來都需要有自己的英雄,為自己的英雄編造美麗的傳說,官方縱然有強大的國家機器,對此很多時仍然都是操控不了的。
楊家將故事有時也反映了某個時代的意識形態。如張氏所說,楊家將中的十二寡婦征西的故事,是產生於封建禮教正嚴的時候。明、清兩代,婦女地位甚低,寡婦再嫁會遭到極端歧視,唯有堅守貞節,才能名標青史,而且光耀門庭。
很贊同張氏的觀點:「女人上戰場本身就是新奇事物,如果還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取,更能吸引人們注意……寡婦被英雄化很符合潮流……台下的女人笑不露齒,並且把腳越裹越小,而台上的女英雄……『十二寡婦征西』是另一種形式的民族氣節大展現,出現在明清一代絕非偶然,那是個喜歡拿寡婦說事的年代。楊門女將成為國家興亡的決定性因素,是對中國歷史上男女觀念的一大諷刺,也是對男性統治的國家亂到無法收拾的某種虛幻想象。每逢國難無助,便有人拿女人說事,這是一種寄托也是一種解脫,是企圖用幻想的迷醉掩蓋現實之痛的無奈。」
當然,楊家男將的故事,以至其中的「八賢王」,同樣都是人民的精神寄托,正是凡存在的都因為符合某些需要!
書中有談到佘太君及穆桂英兩位重要楊門女將的原型。佘太君的原形之一,可能是宋朝豐州刺史王承美的夫人折氏。穆桂英的原型亦不少,穆桂英可能是姓「慕容」,更有說她的原型在播州,該地南面不遠處有「木獠寨」,「大破天門陣」中舉足輕重的降龍木,難播州也能找到影子。古時播州附近盛產「大木」,常作為奇物進貢朝廷。書中亦猜想穆桂英故事與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明末女將秦良玉也有淵源。閱覽這些原型的追溯,是一大樂趣。
阅读(3202)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