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999161
  • 博文数量: 4598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9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8)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12-04-03 07:33:02

 
  香港在十九世紀中期起的百多年間,曾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因此文化上的西化,步伐是頗大的。嶺南的粵樂創作,大抵發軔於二十世紀初,而它在香港發展未幾,就開始滲入西方音樂元素了。本文的主角陳文達,肯定是西化粵樂創作的先行者!他早在一九三二年發表的處男作《迷離》,便是西化粵樂的代表作之一,陳文達也憑此曲一舉成名。今年適逢陳文達去世三十周年,就以這篇文字紀念他並致敬意!
 
  陳文達(一九零零 ── 一九八二),廣東番禺人,生於知識份子家庭,父親陳松於紅磡船廠任工程師。陳文達畢業於拔萃男書院,是香港早期的「番書仔」,在生活習慣上不管是衣着、飲食還是交際等等,都很西化的。約八歲的時候,喜歡音樂的陳文達,悄悄買了一把小提琴,課餘時在學校的宿舍自學。偶然把小提琴帶回家,卻被父親發現。陳松即時把琴摔在地上,怒斥謂:「古人有訓,家有書聲家必興,家有歌聲家必傾,今後不准你再接觸這種鬼東西!」但陳文達還是繼續在學校宿舍偷偷地學,而且無師自通。
 
  青年時代的陳文達,於廣州水務局任職,工餘常練書法及畫功,又參加了「素社」的許多音樂活動,因玩音樂結識了很多曲藝、粵劇界名人。他的另一嗜好是看西片,每聽到影片裡有動聽的配樂或歌曲,便會非常在意,往往成為日後音樂創作的泉源,這也解釋了為何陳文達的粵樂作品多是帶有西洋味的。由此筆者想到胡文森,也是愛看西片的粵曲界創作人嘛。
 
  前文說及陳的處男作《迷離》,曲子是以三拍子寫成的,既優美又抒情,數年後的一九三六年,由黃笑馨、吳楚帆、黃曼梨主演的粵語片《同心結》(首映日期是一九三六年二月廿二日),就採用了陳文達這首《迷離》填詞演唱(這首插曲的資料參見《新月十週年紀念特刊》),其中個別樂句稍有修改,可是歌曲名字仍喚作《迷離》。此外,薛覺先的代表作《胡不歸》裡的《哭墳》一場,《迷離》是專用的配樂,沿用至今!

 

  陳文達有很西化的一面,但卻也極能浸淫在傳統裡。最初,陳文達是先獲馬師曾的賞識,得當「太平劇團」頭架,拉小提琴。那時白天在廣州上班,午後乘火車去香港演出。至廣州淪陷前夕,陳氏一家遷至香港,五十年代初在香港水務局任職,直至退休。陳文達還曾歷任薛覺先「覺先聲」、何非凡「非凡響」、陳錦棠「錦添花」等等劇團的頭架,曾為馬師曾譜寫過《皇妃入楚關》的曲譜。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伶影雙棲的鄧碧雲,更是陳文達的高足。鄧碧雲十二、三歲時,便已隨他學粵曲唱功及習揚琴,那時廣州尚未淪陷。想想,要是沒有優秀的傳統粵曲音樂修養,怎可能當得上頭架,還擔任伶人的師父呢?陳文達的兒子陳自強(一九三三 ── 二零零二)也是粵劇界的名人,是著名的粵劇編劇家,代表作有《夢會太湖》、《南唐李後主》等。

 

  陳文達一生到底寫了多少首粵樂,尚無人統計,就筆者所知,至少有《迷離》、《驚濤》、《歸時》、《狂歡》、《醉月》、《落葉風聲》、《催氛》、《一刻千金》、《前鋒曲》、《賣雲吞》等多首,都是頗著名的。尤其是前五首,至今在網上都隨時可以找得到來欣賞,足見這些昔日的「流行音樂」之深入民心,家喻戶曉。

 

  以筆者個人的見聞所感,陳文達的《歸時》對後人影響頗大,比如王粵生為任白仙鳳鳴劇團《帝女花.庵遇》一段所譜的《雪中燕》、顧嘉煇為無綫電視劇《千王之王》所作的插曲《歸帆》(汪明荃主唱)、黎小田為麗的電視劇《武俠帝女花》所作的插曲《無奈遙遠祝禱》(張德蘭主唱),其引子部份都不免聯想起陳文達的《歸時》,彷彿這幾位作曲大家都沒法走得出陳文達那「巨人身影」的籠罩。

 

  在網友patzak的網頁裡,見到陳文達《一刻千金》的工尺譜及樂曲介紹,甚有意思,這裡引錄一下:

 

  「一曲一譜之風行,固有其值,有感而作之歌譜似易得人同感。名作曲者,近世固多,名譜之作,(廣東譜)似無幾人。陳文達君,精音律,每感於中,即有佳作,亦奇才也。其時下流行之傑作,多屬觸景生情。《狂歡》則成於酒酣舞熱之餘,《歸時》則睹閨人倚樓之後,《催氛》思國運之重振,《迷離》為聆鄰婦之怨歌,本公司是期之《一刻千金》、《鸞鳳和鳴》二闋,亦為其有感之作。陳君每成一譜,頗多為舒胸中鬱抑也。

  《鸞鳳和鳴》。陳君固享齊人之福,二次大戰,港陷,奔走內地,而其愛妾竟作燕分飛,惜昔窗下畫眉、問腔調韻已不可再,固有是作,聽其譜中轉接,一鳴一應,實寄唱隨之意。茲雖灌入唱片,而陳君於取聽之餘,時覺其黯爾神傷,問卿何日賦歸來,堪為其寫意矣。

  《一刻千金》。戰事結束,勝利復員。陳君於勝利年除夕,在穗河南候渡,歸心切,渡久未得,而海關大鐘,隨刻報時,由一時至二時,方得渡過,此是何時?今是何夕?因興一刻千金之感,因有是作,以海關鐘樓報時音鐘為骨幹,在歸途中,樂譜已成,蓋不忍負春宵一刻值千金之意也。」

 

  說到陳文達的音樂創作多屬觸景生情,筆者也知道,上文提及的《前鋒曲》,乃是抗日戰爭勝利之後他為了誌慶而創作的。

 

  細觀《一刻千金》的工尺譜,是三拍子樂章,開始的樂句是仿鐘樓報時的「合尺工上」,一音一小節,一響一響之間,舒緩之極,但那無聲之處卻好像感到其內心的壓迫力哩。據知,《一刻千金》面世後,香港的電台曾把這首樂曲長期播出。從這《一刻千金》以鐘樓報時聲響起興,帶起全曲樂思,便想到陳文達寫於五十年代的名曲《賣雲吞》(同樣是三拍子的樂曲),作品從「雲吞麵」三字問字取腔問出「合尺乙」,由此帶出全曲,二者的作法甚是相類。筆者更聯想起七十年代,許冠傑的《財神到》是以「財神到」三字問字取腔後發展成整首歌,也是同一原理!作曲家總是能從寥寥幾個聲響,鐘聲也罷,字句也罷,就足以憑之發展成曲,真是神乎其技!說到陳文達這首《賣雲吞》,七十年代的時候,曾有人作「本意」式的填詞,名曰《雲吞麵》,有梁天及鄭少秋主唱兩個版本。

 

  陳文達的西化粵樂創作,曾有些人很不以為然,覺得是粵樂創作裡的「怪物」。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持這種看法的人已經所餘無幾。筆者更有感觸的是:陳文達的西化創作是有深厚的本土傳統音樂文化為生長土壤的,對比起現在,香港的流行音樂人西化就是西化,誰有深厚的本土傳統音樂文化方面的修養?

 

  (按:本文所述陳文達生平事跡,不少乃摘自陳自強發表於《南國紅豆》一九九八年第一期的文章「我的父親陳文達」)

 

 

 

 

  註:本文曾發表在《戲曲品味》2012年三月號第一三六期。

 

 

 

 

 
 
 
 
 
 
 
 
 
 
阅读(235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