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11-06-30 07:25:43
據《煙雨濛濛》的編導梁天憶述,是他想加插主題曲的,但上司說加可以加,「筆值」自理。也許這樣,唱片公司推出這歌的唱片時,竟不交代是電視劇歌曲。筆者相信,粵語電視歌發展的最初幾年,「『筆值』自理」的情況應不鮮見,因而找誰作曲有不少時候是唱片公司「話事」的。
職是之故,當年顧嘉煇亦有不由自主的時候,像《楊乃武與小白菜》(1974)、《巫山盟》(1975)兩劇的主題曲,現在聽來,如聽粵曲,據知是娛樂唱片公司老闆劉東的強烈建議:必須先寫詞,顧嘉煇就只好據詞譜寫出這種調調兒來。我想,創造出香港粵語流行曲的獨有風格大抵不會是指這類作品,但認真想想,它們的本土特色是很強的呀!只是不會為自認為是城市人、現代人、時尚青年的一群認同罷了,這些共同體裡那容得下有粵曲味的流行曲呢!
從1974年3月《啼笑因緣》到佳視於1978年8月倒閉,這四年間的電視歌旋律創作乃是群雄並起的時期。值得我們仔細回憶與回味。
別台的且不說,單說無綫,這個時期便有頗多的電視劇歌曲並非顧嘉煇寫的。比如這一批:《梁天來》(江南曲)、《紫釵恨》(文采曲)、《逼上梁山》(于粦曲)、《楊貴妃》(王粵生曲)、《江山美人》(關聖佑曲)、《神鳳》(黃權曲),可以代表一時的電視歌風尚。尤應注意的是這六首歌曲,前四首都有先詞後曲成份,說明粵語歌先詞後曲這種創作模式在1970年代尚未完全被埋沒,慣於此道的粵曲派音樂人仍有機會發揮。再說,上列六位作曲人,除了黃權,其他幾位當時替無綫寫的電視歌都頗有一些。
細細留意一下像《紫釵恨》、《逼上梁山》、《江山美人》這些電視歌,與之相關的劇集都是古裝劇集,也並非長劇,此所以像江南、文采、王粵生等有深厚粵曲背景的音樂人竟能跟顧嘉煇分一杯羹,其中也可能是唱片公司覺得他們寫會勝於顧嘉煇。但1977年開始,粵語歌從1973年的《分飛燕》及其後的《鬼馬雙星》等經過幾年的演變,主流口味大大傾向洋化(既西洋又東洋),像大AL那些粵曲小調風味的《新區自嘆》、《鐵馬縱橫》,已屬強弩之末。另一方面,無綫興起時裝特長劇集,從《家變》、《大亨》、《強人》、《奮鬥》到《天虹》,顧嘉煇的洋化音樂素養如魚得水,而且每一部劇都播足兩、三個月,觀眾也剛養成追劇的習慣,形成了逢此類劇集的主題曲必紅的勢頭,大大有利鞏固顧氏在無綫的作曲「霸主」地位。這個時候,無綫相信亦不容許「『筆值』自理」了。
從1973年《煙雨濛濛》的不紅到1977的《家變》、《大亨》、《強人》、《奮鬥》等的逢主題曲必紅,顧嘉煇是碰碰撞撞的闖蕩了近四年,他的洋化一面的創作才因躬逢其盛而得成正果。以至此後無綫的古裝劇集的歌曲,亦不須多想,一一交由顧氏來寫。然而回顧起來,筆者亦頗懷念這一段電視歌創作群雄並起的時期,如《逼上梁山》、《江山美人》或《神鳳》等土味特色濃烈的非顧氏歌曲,應該得到「保育」。至於同期裡麗的和佳視的電視歌作品,值得談的是很多的,惜與本文題旨無關,只能割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