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680457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11-06-27 08:53:51

 
 
  本文原發表於2011625日的《南方都市報》「粵詞閱好」專欄。見報標題是「巧用『食』字 平添趣味」。
 
  《不可預見,只可遇見》是去年下半年推出的粵語歌,但去年此際尚未有「粵詞閱好」這個欄目,相信現在來談也不至於太遲。
 
  新世紀以來,香港潮流喜歡「食字」(借諧音以求語帶雙關),是一種「要讓大家看得到作者確是動過腦筋」式的修辭技法,但已越來越濫,「食」相往往很難看。當然,偶然也有「食字」佳作,像《不可預見,只可遇見》這個歌名,「預」「遇」同音,含義卻大不同,所以兩個字是不可對調位置的,但如果是只聽歌名,往往誤以為是「不可遇見,只可遇見」,平添點點趣味。見過有網友說,「不可預見,只可遇見」乃是指雨後彩虹,但這樣定於一尊的解釋,倒是損害了這八個字的豐富寓意。筆者覺得,人生所以有趣、富於挑戰,就在於無論將遇上的是高峰還是低谷,都不可預見,只能隨緣遇見,還要看有沒有能力掌握機遇,有沒有能耐逢凶化吉。說到「食字」以及「遇」字,想到辛棄疾的一首詞云:「細思量:古來寒士,不遇有時遇。」這裡的「不遇」就是玩「食字」哩。
 
  這首粵語歌屬改編歌,原曲是國語歌《關懷方式》,面世也有十多年了。也許曲調比較簡單,來來去去四句,造就了填詞人用比較簡練的措辭來呈現人生哲理。其實,李峻一這詞,讓筆者想到潘源良以前說的:「填詞是被動的,有時在要填的旋律中聽來聽去,並沒能洞察些甚麼,只是依音樂感覺用自己的語言把某種常見的情態再現,但這不等於行貨。」也就是說,《不可預見,只可遇見》在人生哲理上並沒有寫出甚麼新東西新發現,但順着旋律寫出來的哲思,卻勝過心靈雞湯,因為哲思隨歌唱之際而注入心田,份外受用。

 

  實在筆者也甚喜歡李峻一在這詞裡好些積極的取態,諸如「若這天氣難情朗,來在雨聲中高唱」、「曾承受人生的驟雨,方知太陽溫暖」以至「我不需要自憐,其實幸福早已遇見。」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即使只是面對稍壞的天氣,一念之差心境就很不同,以至影響將要「遇見」的情事。

 

 

 
 
 
 
 
 
 
 
 
 
阅读(161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