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瀏覽的書裡,包括一冊吳子林著、北京大學出版社(09年9月初版)出版的「文藝學與文化研究叢書」之《經典再生產 ──金聖嘆小說評點的文化透視》,這著作果然跟文化研究關系密切,當中採用及引用了不少文化研究的理論和著述,因而讀來頗感「親切」,因為好些東西都是這兩三年來讀文化研究時接觸過的。然而最是扣動筆者心弦的卻是與金聖嘆評點《水滸傳》有關的諸般文化現象。
吳子林在書中第四章「金聖嘆小說評點的文化意義」裡指出:「中國傳統的知識譜系是不重視小說的:在文化上貶低它,在道德上厭惡它,在藝術上忽視它。然而,明清之際,以《水滸傳》為代表的小說被『經典化』,即由通俗小說升格為純文學經典而被接受、闡釋。這絕不是偶然的現象,而是有一定必然的歷史事件。」(頁261)
事實上,當時鄙夷小說的大有人在,書中曾引錄胡應麟這樣惋惜小說家的話:「余每惜斯人,以如是之心,用於至下之技。」(頁272)
然而,「天地間有那一種文字,便有那一種評讚。」(邱煒萲語,見頁282)。金聖嘆評點《水滸傳》就是「通過對『垂型萬世』、『不易之稱』一類經學話語的『仿寫』,試圖『合法性』地營構出另類的『經典世界』」(頁204),大抵,「經典代表了至高無上的權威與法則,甚至被當做社會生活的規範與極則;它彷彿是一道文化柵欄,圈定了甚麼或突出了甚麼,也無形地隱沒了甚麼和清除了甚麼。這使得具有獨特話語權力的『非經典』,總是力求超越自身躍升為『經典』。」(頁287)
金聖嘆把《水滸傳》、《西廂記》與傳統的經典《莊子》、《離騷》、《史記》、杜甫詩並稱為「六才子書」,統統作精心的評點,其一大影響就是真的提高了戲曲作品《西廂記》和小說作品《水滸傳》的文化品位。事實上,以金聖嘆的識見、才氣,獨具慧眼的拈出《水滸傳》和《西廂記》,真是這兩部作品之幸。
筆者隨之而想到,每個時代都有若干種文字,好應該都有相應的評讚,而它們往往都是新面世的東西,是「非經典」的,如果說它們是經典往往是會「違法」的。我們很需要一些像金聖嘆的人物,以其非凡的影響力與論述功力,帶領這些新文字品種裡的優秀之作躋進「經典」的國度。
阅读(1829)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