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854329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9-06-06 06:52:21

 
  前天收到一塊小小磚頭,原來是中文大學馮應謙博士寄來的新書《歌潮.汐韻 ── 香港粵語流行曲的發展》,這是去年三月十五日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的「歌潮.汐韻 ── 香港粵語流行曲的發展」學術研討會的論文結集。書的後半部份還附載了相關的五個沙龍活動。
 
  筆者匆匆的瀏覽了一遍,但覺全書最不協調的是吳雨這位唱片公司大員的口頭憶述,隨口說之餘,訛誤不少,比如「其實粵語流行曲的發展真的很短,只有十幾年左右……」唉,從1974年《啼笑姻緣》到吳大哥說這句話的2008年,都有34年了!又比如,吳大哥說五十年代有兩個特別年份,指的是1952年和1958年,前者是第一家外國唱片公司EMI引進香港、後者是邵氏從新加坡引進國語電影到香港。不過,吳雨講「回顧香港粵語流行曲的興衰」而全不提1952年唱片公司開始推出第一批標榜是粵語時代曲的唱片,1959年商台開台及其後所掀起的粵語廣播劇歌曲熱潮,再者,提邵氏卻不提邵氏當時有粵語片部,曾捧起林鳳,也帶起粵語片第一個青春歌舞片熱潮,這樣掛一漏萬的「回顧」,又有甚麼意義?可憐這篇東西卻是排在全書的第一篇。
 
  幸好,往後的論文和沙龍紀錄,值得一讀的就不少了,比如朱耀偉博士的「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概說」,談論這近十多年來香港粵語歌詞的創作歷程與面貌,非常深入詳盡;周耀輝的「十八變:從聽歌到寫詞、從消費到生產、從理論到實踐看我(們)的變化與變遷」,他以學者身份審視自己填詞人的身份與填詞歷程,既屬自傳又帶有許多反思,周耀輝的粉絲當不可錯過。此外,梁曉芙的「香港音樂市場的全球/本土化運動」和練美兒的「香港Hip Hop音樂之本土化:粵語流行曲的影響與文體混種」是筆者自己頗關注的論題,或者網友也有興趣吧。

 

  筆者的蕪文「十三不詳?從十三首粵語電影原創歌曲看早期粵語流行曲的發展」也有收進書裡,這論文比較適合那些關注早期粵語流行曲歷史的朋友閱讀。

 

  五個沙龍紀錄是

                科技與市場:未來唱片業的走向(伍樂城、謝國維

                歌曲中的香港歲月(鄭國江

                填詞和創作的局限:游走於流行和個人想像之間(方杰

                打造香港音樂品牌(于逸堯

                K歌與非K歌(馮穎琪

 

  這小小磚頭定價一百二十八元,跟《此時此處許冠傑》的平裝本相同,相比起來,筆者覺得是並不昂貴了。過幾天,此書應可在坊間的書店買得到的了。

 

 

 

 

 
 
 
 
 
 
 
 
 
 
 
 
 
 
 
 
 
 
阅读(3166) | 评论(21)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黃志華2009-06-25 06:53:13

to CowNBee,素仰大名,請多來遊玩!

黃志華2009-06-25 06:53:13

to CowNBee,素仰大名,請多來遊玩!

黃志華2009-06-25 06:53:13

to CowNBee,素仰大名,請多來遊玩!

黃志華2009-06-25 06:53:13

to CowNBee,素仰大名,請多來遊玩!

黃志華2009-06-25 06:53:13

to CowNBee,素仰大名,請多來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