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850866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8-01-21 08:21:49

 
  其一 在《信報》讀到長文「《我在伊朗長大》的意識形態爭論」,作者謂:我想起桑塔格(Susan Sontag)的話:現代人已深受調教,把事件都當作觀覽物來享受,犬儒式地懷疑一切所謂誠懇的言行。」這裡的重點是,「事件」是如何淪為「觀覽物」的,因為那是從「誠懇」過渡到「犬儒」的臨界點,也是故事被加工成文化工業品的程序。不聞不問,全盤接受所有呈現出來的災難,當然不可接受,但拒絕相信人間悲劇,也不見得是成熟的表現。
 
  對的,現代人常說的話裡有一句:誠意幾錢斤?彷彿這個世界再不應該講誠意,誠意已絕種!筆者也發覺,看文化研究的論著看得多了,事事都要質疑一下,成了病態,真是物無美惡,過則為災!
 
  其二 《明報》的星期日副刊,說到大導演David Lynch慨嘆:「若你用手機看電影,你永世都經驗不到電影。你以為你經驗過了,但其實是給騙了。很悲哀啊,你以為自己在他媽的手機看過電影。返回現實吧!」

 

  所以有此慨嘆,是因為,科技將發展到,用手機都可以看電影了。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筆者自然想到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名篇:「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只是,現在的「複製」技術與傳播技術都更高明,更多藝術受到牽連。

 

  David Lynch的重點是「經驗過」,是的,筆者小時候在大電影院看電影的經驗,絕對是看影碟所不能比擬的,但現今能有這樣大銀幕的影院有多少?

 

  回到我熟悉的音樂來說,筆者也覺得玩音樂的經驗永遠比聽音樂的經驗重要,但世上通常都是聽的人比玩的人多,而科技進步,也像鼓勵人們只聽不玩。

 

  其三 也是《明報》的星期日副刊,忽然訪問了黎彼得,黎彼得很坦白說:「我比阿Sam看得更多民間面貌……」

 

  然後說到,他與Sam Hui合作之前,已寫好《天才與白痴》:「這歌曾被禁播,不久又解封了。《加價熱潮》也曾有個版本,七十年代嘛,大家也受英國人的氣,當時有句賭氣話,免得又起風雨,還是沒套進去。」

 

  嗯,《天才與白痴》曾被禁播,當時年紀尚小,並無所聞!但這至少可以見到許冠傑當年那些「通俗」作品,百姓並不是悉數接受的,異議其實是不少的,日後要寫許冠傑的全面評價,必須把這些異議重新挖掘出來,才算是還歷史一個完整。

 

  至於黎彼得所說的《加價熱潮》也曾有個版本……筆者倒是見過的,那就是在「我望能生對翼,即刻飛上月球搵過食」這句歌詞的位置上,唱的卻是:「黃面佬冇力,卒之入埋英國籍」。當時是在電視的「MTV」中看到的,可是到正式推出唱片時,歌詞已修改了。許冠傑敢言嗎?其實他亦是常人,有時也不得不考慮某些政治壓力。

 

 

 

 

 
 
 
 
 
 
 
 
 
 
 
 
 
 
阅读(3067) | 评论(14)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黃志華2008-01-22 08:31:56

當年只是憑看MTV的印象把歌詞記著,卻原來這個版本是曾有唱片版的。 謝謝Chris告訴我這個訊息!  

黃志華2008-01-22 08:31:56

當年只是憑看MTV的印象把歌詞記著,卻原來這個版本是曾有唱片版的。 謝謝Chris告訴我這個訊息!  

黃志華2008-01-22 08:31:56

當年只是憑看MTV的印象把歌詞記著,卻原來這個版本是曾有唱片版的。 謝謝Chris告訴我這個訊息!  

黃志華2008-01-22 08:31:56

當年只是憑看MTV的印象把歌詞記著,卻原來這個版本是曾有唱片版的。 謝謝Chris告訴我這個訊息!  

黃志華2008-01-22 08:31:56

當年只是憑看MTV的印象把歌詞記著,卻原來這個版本是曾有唱片版的。 謝謝Chris告訴我這個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