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999972
  • 博文数量: 4598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9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8)

文章存档

2024年(1)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7-10-13 08:49:36

 
  在影視文化課裡,博士給我們闡述「暴力」現象,它在現代媒體裡可謂無處不在,比方說在網上遊戲裡,在電影裡,甚至在兒童觀看的動畫裡,都充斥暴力。其實,在電視新聞裡,「暴力」也幾乎是沒有一天不存在的,而且,其中有許多「暴力」的變種:

 

                戰爭

                人治危機

                災難

                罪案

                意外

                衝突──打架──充滿語言暴力的辯論

 

  「暴力」是文化研究裡一個重要議題,牽涉實在廣泛。這裡是零零碎碎記述一些,作為聽課的小小筆記撮要與溫習罷。

 

  香港好些報紙常常把「暴力」新聞配以連環圖解說,真要讓讀者明白殺人者如何行兇,刀是怎樣劈去死者的。在電影中,暴力則往往給美而化之,而且背後其實是非常道德教化的,如邪不能勝正,義薄雲天!有時,像人治危機或者像皇后碼頭清場的報導,亦往往是隱然成為「表演」、「儀式」……以至是有目的的政治宣傳,比方說,在電視上展現一幅薩達姆的石像的面部被美國國旗蓋着,而旁邊是一位美國大兵勝利的笑容──那絕對是拍給美國的士兵的家人看的──看看,美國終於解放了伊拉克,美軍陣亡是值得的。我倒是想起美國電影《Flags of our fathers》(港譯《戰火旗蹟》,內地譯《父輩的旗幟》),正是一幅戰地新聞照片背後的故事。

 

  有些理論認為,「暴力」是頗能讓受眾抒發和宣洩的,他們常能從中獲得「歡愉」,有時,則是從遇害者的不幸肯定了自己的幸運與幸福。

 

  媒體上是如此多的「暴力」,於是也常常出現一種邏輯:過多的「暴力」會荼毒青少年,使他們動輒便以暴力解決問題。可是這種因果邏輯未必是必然的,有時是有人把責任推給媒體,過份誇大媒體的影響力。這一點我倒是想到,問題兒童往往先源於有問題的家庭,問題青少年有時往往是源於有問題的社會環境,正如那個在美國校園到處亂槍殺人的韓國學生,一大原因是他受了頗多的種族歧視。

 

 

 

 

 

 
 
 
 
 
 
 
 
 
 
 
 
 
 
 
 
 
 
 
阅读(175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