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7-09-25 09:18:35
首先,先寫了歌詞然後由作曲家譜曲的作品有91首,亦有10首估計是先寫了一段詞,讓音樂人譜曲後再填其他段落的詞。也就是說,這167首作品,過半數是先寫詞,後譜曲的。如果只考察1930至1952這個時段,我收集得的粵語原創電影歌曲作品有49首,卻佔了44首是先寫歌詞的,可見,三、四十年代香港的粵語歌調的創作習慣,絕對是先寫詞後譜曲的。
其次,這167首作品裡,有13首是與粵樂粵曲裡的傳統乙反調有關連的,當中有四首是部份段落採用乙反調,其餘九首是全首採用乙反調。最後一首乙反調電影歌曲出現在1955年尾,是《後窗》裡的插曲《寒夜》。個人對這十來首以乙反調風味寫的粵語電影歌曲,覺得大部份都是甚精彩的,如電影《玉梨魂》的主題曲、《紅菱血》的插曲《梨花慘淡經風雨》等,只是這些歌調往往粵曲味過濃,應該是愛聽粵曲的人才會容易接受。
以作曲人而言,盧家熾寫的曲子最多,有33首,次為梁樂音,有30首,第三位是胡文森,有21首,而王粵生也有13首。然而,這四位「多產作曲人」,作品最流行的的應數「末位」的王粵生,而排首位的盧家熾,實在並不覺得他的作品有哪首流行及流傳久遠。至少,自許冠傑時代開始以後,人們常常重唱王粵生的作品(《荷花香》和《檳城艷》這兩首電影歌是最突出的例子),卻實在鮮見有歌星重唱盧家熾的作品!
最後一項小統計,這167首作品的創作者,包括作曲者28人、作詞者25人。
作曲人名單:蔡聲武、麥嘯霞、錢大叔、何大傻、梁以忠、梁漁舫、邵鐵鴻、胡均、胡文森、陸素、龍圖、陳卓瑩、王粵生、陳厚、李我、羅寶生、吳一嘯、陳少峰、盧家熾、陳伯璜、周聰、李願聞、梁樂音、盧雨歧、林兆鎏、潘焯、馮華、侯湘(李厚襄)。
作詞人名單:蔡聲武、麥嘯霞、冼幹持、關山月、李綺年、南海十三郎、馮志芬、馮志剛、符公望、胡文森、吳一嘯、龍圖、陳卓瑩、唐滌生、李願聞、李我、趙偉、盧家熾、陳伯璜、王粵生、周聰、巢昭豪、潘焯、靳夢萍、楊子楨。
其中以藍字打出的名字是既有寫詞也有寫曲,共十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