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世誠博士在其新作《粵韻留聲》中曾提到:
筆者同意黃志華的說法,要追溯「粵語流行曲」的源頭並不容易。不過筆者也願意指出以下的一條材料。1930年新月唱片第六期的唱片分類中,有「新曲類」一項。在這個類別底下,除了上面提過的《野草閒花》插曲《萬里尋兄詞》,也有由陳翦娜、何理梨合唱灌錄的《雪地陽光》和《國花香》(《新月2》,無頁碼)。兩曲的灌唱者陳翦娜和何理梨是三十年代初廣州女子歌舞團的台柱,主要是在廣州「大新」和「先施」公司的天台遊藝場獻藝。《雪地陽光》和《國花香》兩曲,前者調寄《雨打芭蕉》,後者調寄《走馬》,都是按傳統廣東小曲(「譜子」)譜上新詞。伴奏樂器組合以西樂色士風和吐林必為主(樂手是李佳和郭立志),配以何大傻的二胡和楊祖榮的秦琴。(《新月2》,十)這類新月公司標簽為「新曲」或「新曲體」的唱曲,很可能就是當時廣州歌舞團在「大新」和「先施」天台遊藝場的一種中西樂結合的新型表演項目。從「中西樂結合」(其實西樂才是主要伴奏樂器)和「倚『譜』填詞」兩點看來,三十年代初所謂的「新曲」,已經具備了「粵語流行曲」的部份基本條件。……(《粵韻留聲》頁219)
很感謝容博士的提點,這的確是很重要的材料。而近日向友人借得四冊《新月集》,必然就要找找這相關的材料。不過,原來早在第五期的新月唱片,就有陳翦娜、何理梨合唱的錄音,即《快活生涯/春郊試舞》,而《新月集》初集裡也有這張唱片的歌曲資料,《快活生涯》一曲調寄《餓馬搖鈴》,《春郊試舞》一曲調寄《鳥聲喧》,當中還有一段介紹:陳翦娜、何理梨,這兩位歌舞明星,無論到那裡去表演,都得着一般人的歡迎。她倆不獨舞蹈超群,對於歌劇也有獨到的好處。廣州女子歌舞團,是靠着她倆來做台柱,她倆最受人歡迎之處,是以能唱新體歌為歸宿。她倆的新體歌,多數是調音在古調,唱時俱用中西音樂來拍和,婉轉的歌喉,襯着柔揚動聽的音樂,沒論誰也,要聽的啊。
陳翦娜、何理梨的《快活生涯/春郊試舞》唱片,也恰逢上競猜新月第五期唱片銷量的「盛事」,從《新月2》末頁的揭曉可知,《快活生涯/春郊試舞》在該期廿八張唱片裡,銷量排名是廿一位,可見是不能算暢銷的,甚至純音樂唱片《寄生草/雨打芭蕉》和《三醉/楊翠喜》都反而能排名第九和第十!可以由此推測,陳翦娜、何理梨二人的表演在當時有一定的叫座力,但所唱的歌曲在大眾間的流傳是不太廣的。
在《新月》期刊裡,《快活生涯》、《春郊試舞》只有歌詞,《雪地陽光》和《國花香》則既有歌詞也有工尺譜(同時也有陳翦娜、何理梨二人的簡短介紹:陳何兩姑娘對於唱新體歌的聲譽,早已傳播中外,尤以本片中西音樂拍和之精到處為難能可貴,誠不可多得之佳奏也)。筆者按譜唱之,《雪地陽光》和《國花香》都是不協音之處不少的,猜想《快活生涯》、《春郊試舞》兩首歌也是這樣,莫非1930年的粵語歌曲,協音的要求是不高的?
當然,無可置疑,新月唱片這類用粵語唱的「新體歌」,確然是位處粵語流行曲的源頭的附近,將來要寫嚴肅的粵語流行曲史,這是必須記下的一筆。為了吸引一些,本帖標題刻意加上「老Twins?」的字眼,請網友多多包涵。
阅读(4404) | 评论(28)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