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朋友來問:「為甚麼不見你談某某唱片,不值得談?」
這個問題是有以下的兩個假設:假設筆者不在專欄裡談及的唱片都是不值得一談的(用歐化的中文表達是「沒有可談性」)。另一個假設是認為筆者聽盡天下所有的唱片。可惜這兩個假設根本與事實不符。
敢說這個世界沒有人能聽盡天下所有的唱片,不妨問問港台的張文新、商台的俞琤、新城的陳任,他們作為電台主管,是否就聽過所有近期面世的唱片,他們的部下,各節目的DJ亦敢說做不到這一點。
以筆者個人而言,也只是盡己所能,能聽到多少就多少,而這些唱片,當然不可能全部自資購買,不然,報刊再多給幾倍稿費也沒法平衡我的支出,筆者只是極有衝動才自己買唱片來介紹,大多數情況是靠唱片公司給樣板,但是本港十多數十間唱片公司,僅有一兩間肯自動送樣板給寫音樂文字的朋友,其他都非得親自上門去取不可,但上到門也不一定有,例如郭富城那間唱片公司,貨如輪轉,每次去到,總是說貨全出了,暫未有樣板可派,於是就落空而回,筆者本人又沒有甚麼極大衝動要介紹郭富城的新唱片,那就只好作罷。各位郭富城迷請原諒則箇!
另一情況是唱片公司產品太多,很容易給漏樣板,十隻新唱片只給了八隻,當大家都不察覺時那就變成了少聽兩隻,日後又未必記得追討回,時日一久,就更懶得索取,除非那是全城焦點的唱片,才會例外,但通常這類唱片是不會漏給的。
由此可見,筆者不曾在專欄上談的唱片,未必就表示不值一談,很多時是因為筆者未有機會聽到那張唱片,又沒有甚麼衝動自掏腰包購買,如此而已!
是九三年的舊稿,原刊於《成報》「歌與樂」專欄,現且編入「歌評往事」。
阅读(2965)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