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6-12-01 09:26:38
在《絲竹也新潮》這輯電視節目中,主要帶出了幾個問題:
其一 中樂奏前衛作品的能力;
其二 甚麼才是中樂、中樂精神;
其三 現代中樂或現代音樂作品的推廣問題;
其四 本地音樂教育的問題。
這些問題都不是小問題,要在短短廿多分鐘的節目中詳細探究如許的問題,根本沒可能,有時不得不刪減一些並非枝節的枝節。例如黎鍵曾在訪問中說:
「中樂交響化僅是其中一條路,像中國大陸現今走的路也是頗可取的,它不再強調大型交響化中樂,卻走回傳統路線,即從民間很多類型,一千幾百種地方樂種,從中找出精華,然後在小組配器中適當加工,強調它本質的音樂美學,現今大陸便正是走這一條路,大量錄音證實這種做法是成功的。」
雖然,節目中林樂培也說過他也希望從傳統中找回創作上的「龍種」,但二者形似而實不似。
黎鍵強調中樂小組比大型交響化更適合些,林始終擁護大型交響化的中樂演出形式,不能以林的答案取代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