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6-12-01 09:25:00
中國的傳統音樂,演奏者往往也是創作者,不僅獨奏是如此,小組合奏如江南絲竹、廣東音樂、北方的吹打樂,都往往在一定規格中存在即興創作,這一點很不同於西方音樂,譬如出色的小提琴家如恆河沙數,但能兼寫小提琴曲的並不多。
中國音樂反而是發展至現代,才因為引進西樂的份量漸多,開始像西洋音樂般,作與奏分家,演奏人才多,創作人才少,而這個情況,恰恰可能影響及現代中樂與傳統中國音樂美學精神脫節的主要原因。
傳統中樂奏與作不分家,演奏者長期浸淫某件樂器,不但對樂器性能瞭如指掌,對該樂器的所有(或大部份)曲目也是充分熟悉的,深悟精神之所在,由這樣的演奏者作新曲,只要能破舊立新,就一定是既有傳統精神,又很有新意的作品。
現在奏與作分家之後,作曲家(這裡指香港作曲家)寫中樂,有時為了表現傳統精神,摘來一些傳統曲子片段,剪剪拼拼變變,卻總是有些消化不良,寫出來的東西形似而神不似。因為他們根本上欠缺對傳統音樂的浸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