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6-09-29 15:58:20
有個感覺,中國詩歌向來都崇尚精煉含蓄,所以,總是篇幅短小的作品受到更多的注目。以宋詞這種歌唱文學來說,長調至百餘字的詞牌,尚是頗受歡迎的,但長如《鶯啼序》這類逾二百字的詞牌,讀者就少很多了。
到後來的元曲,可分成小令、帶過曲和套數幾類,但感覺上最吸引讀者注意的,還得數篇幅短的小令,帶過曲和套數吸引力相對是較弱的。
筆者也注意到一點,古代的詩歌理論,亦很少有專論套數這種長篇詩歌作品的作法的,反而一整部的戲曲劇本的作法的討論,也比談套數的多得多。
之所以想到這個問題,是因為看到香港人的粵曲裡,有好一大部份是所謂應茶樓演唱或應灌唱片需要而寫的粵曲,這一大類粵曲曲詞,要溯源尋祖,大抵一定會找到套數身上。二者的性質也實在相近。
或者是偏見,有一個時候總是覺得,茶樓粵曲或唱片粵曲都屬於「滲水」詩歌,也就是如何使用「滲水」方法把一個基本意念舖排衍化為長篇。說到底,是因為這種長篇作品跟傳統中所崇尚的精煉含蓄背道而馳,才有這種「滲水」的比喻吧!
公平點說,這類長篇作品該有自己的一套優劣標準,也該有一套自己的創作規律與理論,可是游目四顧,卻感到無處可尋。唯一想到的是「漢賦」,算是套數的遠親。研究漢賦的人算是較多,著述也有一點,大抵,需要從這裡借鑑借鑑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