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6-09-26 21:28:48
「劃根火柴,在你看不見自己的時候;點支香煙,看它能支持多久的寂寞」。
《塵緣》這兩句頗生活化的描寫,十分深刻描劃出鬰憤難揮的感受,事實上,以燃燒掉一支香煙的時間對比無邊無岸的寂寞,當中還用上「支持」一詞,這寂寞彷彿就變成可感可觸的。「劃根火柴,在你看不見自己的時候」還有一重意思:在你看不見自己的時候,劃一根火柴又能照亮你多久?
為此,屢經波浪起跌的詞中主角,也不得不在《塵緣》的第二段激憤中帶點無奈唱着「沏一壺茶,在被遺忘的人生角落,餘味總是冰冷苦澀」。
《塵緣》進入第三段,音樂變成強勁而激烈的搖擺風格,歌詞則進一步開展「看不見自己」的內容,也可以說是對殘酷生活衝擊的側筆反映,諸如「在風中,我只有隨着世界擺動」、「我只能永遠飛翔、像失足的鳥永遠不能着陸」等句,焉能不想起現實中人際間那身不由己,沒完沒了的競爭。
這一段末二句「我站在終點吶喊,再重新來過容我回頭」,也正好代表了許多在這場競爭中處於下風者的痴想。不過,這種痴想也正如希望返老還童一樣,是完全沒有可能的,故此,詞中主角也只能次陷在「看不見自己」的「寂寞」泥沼。
《塵緣》的瑕玼,在第四段出現了,從第四段的沉思性樂段轉接到第五段的勇往直前,當中只以背景合唱「放手一搏,可以從頭」作為頓悟的交代,實在有點兒戲牽強。事實上,從徬徨逡廵中忽而能狠下決心,斬釘截鐵的唱出:「不容許絲毫猶豫,要一步一個腳印,永遠不會再度遭遇,把握時機奮力一擊」,這轉變活像以往內地的樣板戲那些經典場面:看見某書某人,主角就心暖血熱。
《塵緣》的尾聲,是四句短樂句的不斷重覆,在背景音樂帶起的熱烈激昂氣氛下,頗有凱歌的味道,然而它始終沒有落在小調主音上,也就象徵着一場永不歇止的奮鬥:「將故事忘記留下意義,為所有的夢想找出結局,讓生命衝擊不留餘地,將一生的愛還諸天地」!
對於《塵緣》這首長篇歌曲,蘇芮完全顯出她的勝任能力,很能精於謀篇,每一個章節裡和段落間的起伏、轉折、音色、力度、速度都處理得十分細膩。聽說,台灣有另一位女歌手田希仁也灌唱了此曲,真想拿來比較比較。不過,個人覺得,《塵緣》此曲始終會適合蘇芮多一點,因為,《塵緣》的兩個主要音樂主題,我們都可以在蘇芮過往唱過的名曲如《一樣的月光》、《誰跟我來》、《是不是這樣》之中,找到衍化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