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6-09-17 14:45:39
這裡的七篇文字,當年刊於《成報》「歌與樂」專欄。
林憶蓮的最新專輯名為《野花》。內裡的歌曲,雖不全是以花為標題,但唱片的文字資料,則幾乎每一首歌曲或音樂,都配以一種花,豐富人們對該段歌曲或音樂的聯想。
以花來作為貫串全張唱片的主題,在本地樂壇裡,林憶蓮自然不是第一個,而是早就有人這樣做過,聽歌超逾十年的樂迷,應有印象。
筆者指的是羅文在八一年年頭推出的《卉》。羅文這張《卉》,十三首歌分別詠唱十三種花,包括紅棉、梅、水仙、含笑、海棠、山茶、曇花、杜鵑、桂花、紫薇等,當中最流行的是《紅棉》,曾登過流行榜榜首。
不過,《野花》與十一年前的《卉》畢竟不同,《野花》是女歌手專輯,《卉》是男歌手專輯,便決定了其處理手法的不同,《野花》更多的是女性敏銳而入微的感情世界,在音樂方面,也完全是兩種年代的強烈對比,在《野花》中,林憶蓮雖頻密地用上二胡,但那是已經當代化的二胡,再不是《啼笑姻緣》時代的那種胡琴風格。
《野花》專輯有一段長長的文字序言,給我的錯覺以為是台灣出版的唱片,因為往往是台灣的中文唱片才這麼着重運用感性文字,讓讀者未聽專輯前,先從文字獲取印象。當然,若這些文字寫得好,也實在刺激聽的欲望。
「季節流轉,歲月飛逝…像一朵自風中甦醒的野花,活過一場迷離幻夢…一朵在風中搖曳,傲然佇立的野花,等待你撲向她…用愛化成的花蕾,像你回憶裡,一朵雅淡輕柔的蓮…」略嫌堆砌的詩意,還是有一定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