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6-07-07 07:27:05
見到多年前曾有數面之緣的馬傑偉寫了一本童年回憶錄:《正一牛王头》,縷述許多兒時玩意,真是又親切又共鳴,因為很多玩意我也有玩過嘛。譬如玩「香雞」(即一支香的尾部),玩泥沙、跳飛機、紅綠燈、何濟公、點指兵丁等,又或是跟嫲嫲學唱童謠:「行行行,行到街邊執個橙,橙好食,路好行…」馬傑偉在書中提到的「養蠶」,我小時候應該也養過,卻是記憶模糊了。
彭志銘在序中對現狀很不以為然的寫道:「點似得家陣,個個『靚仔』匿埋屋企,不出房門半步,打機玩自閉,與世隔絕。獨家舟的社群,失去守望相助的關愛,連帶小孩子也缺乏人際交往的鍛鍊,沒有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耐。」是的,以香港而言,現在除了一些很草根的地區,基本上是沒有街童的,但其實街童歲月倒是很能磨練小孩子的,我自己也很遺憾沒當過街童,只能整天關在家裡,還幸那時是一屋幾伙人共住,總有別的小孩同玩,這仍算是有人際關係的訓練。
這也讓我想到許多教育學家常慨嘆,現代的「先進」玩具,其實根本不宜兒童玩的,不但沒能好好培育我們的下一代,反之,更是扼殺他們多種十分寶貴的能力。譬如,小型的電視遊戲機,除了訓練手眼配合之外,往往沒法刺激兒童思考能力的提升,電腦遊戲,也往往只讓兒童與機器能作少量的交流,但機器畢竟是沒有生命的,只能作消極回應,兒童一個「本少爺不喜歡玩」,電腦也沒奈何。以電腦玩遊戲而能與外界有交流,那至少要會打字,那他至少也要十歲過外吧,童年的黃金歲月早過去了!
所以,現代的教育家都希望給兒童的是些簡單的玩具,越簡單留給兒童的想像和創造的餘地就越大,甚至只是讓兒童面對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蟲一魚,讓他們在其懷抱中馳騁,都能薰陶他們美的心靈,也許,他們會不及吃電視餐長大的孩童早熟,然而這種早熟換來的往往是眼光短淺,事事現實。
可惜,不是太多成人了解到這些,而現代的兒童,在龐大玩具企業的不斷推銷下,都會被其精巧的說計、奪目的包裝所吸引,立刻想買來向其他小朋友示威,那會想到玩玩具的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