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904306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6-07-03 07:15:08

  

 

  從前有個仁兄,服侍他的心愛名駒無微不至,用竹筐去承接馬糞,用大蚌殼去承接馬尿,一次,他去拍馬背上的吸血蒼蠅,馬一受驚,便把主人踼死了!

 

  這是《莊子.人間世》裡的一個寓言,莊子對此嘆道:「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不可慎邪?」

 

  不過,歷來對「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這句話的意思,都是眾說紛紜的。

 

  有解為「怒心忽至,忘人愛己」,有解為「愛馬之意是極其周到,但過份的愛卻反而造成了損失」,有解為「本意出於愛而結果適得其反」。蔡志忠《漫畫莊子》則如此解釋:「你喜歡一個人,但那人不一定會了解你的愛。」最現代化的詮釋,也是深得筆者之心的演繹。

 

  問題是,《莊子》這個原本用文言寫的寓言,也有另一種語譯版本,前半段情節基本相同,到後半段則是那名駒碰上被蚊虻成群地叮咬,主人卻不及時撲打,馬匹疼痛難忍,便咬斷嚼口、毀掉籠頭、掙開肚帶,狂性大發。於是,「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便又給解釋為「一時意所偶疏,平日之愛便盡棄」或是「用心良苦,而愛護卻有所疏失。」

 

  兩類解釋,南轅北轍,據考證,是後一版本較近莊子原意,可是筆者卻較喜歡前一版本的寓意:「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喜歡一個人,但那人不一定了解你的愛!」

 

 

 

 

 

 

 

 

 

  

阅读(244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