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6-06-23 06:49:40
越來越害怕寫關於達明一派的唱片評論,因為一個不慎,隨時會露底:原來對某種文藝作品一無所知,就像考證家對着獲稱為詩句沒一字沒來歷的杜甫作品,見一句就張惶一句,這句是否又用了典故,那一句又是否化用了甚麼詩人的詩句,幾至草木皆兵。幸而,達明一派的沒一字沒來歷,還只是限於歌曲名字。如:
《亂》──名字來自黑澤明的同名電影。
《馬路天使》──名字來自中國著名電影《馬路天使》。
《石頭記》──名字來自曹雪芹的名著。
《傷逝》──魯迅的小說名篇。
《後窗》──希治閣一部電影作品的名字。
《一個人在途上》──郁達夫的作品。
《今夜星光燦爛》──國產片及港產片名字(編者按:國產片名出自劇作家葉楠手筆,女作家亦舒也出過同名小說)。
《神奇女俠》──與甘國亮的《神奇兩女俠》有關。當然,無綫早年也有配音美國片集叫《神奇女俠》。
《半生緣》──張愛玲的小說。
《禁色》──作家三島由紀夫的小說。
《意難平》──摘自《紅樓夢》詩詞「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天問》──屈原的名篇。
達明一派有來歷的歌名,還不止上面這些,譬如《沒有張揚的命案》、《愛在瘟疫蔓延時》等,都應該是從一些外國文藝作品中移用過來的。筆者識見尚淺,沒能力指出來了(編者按:兩名著都是出自以《百年孤寂》一書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盍斯的同名小說)。事實上,筆者最近才知道,他們那首《諸神的黃昏》也是極有來歷的,愛好古典音樂的朋友肯定知道,華格納的長篇歌劇《尼貝龍根的指環》第四部正是名叫《諸神的黃昏》。
達明一派雖然採用這麼多著名文藝作品的名字,但作品內容跟原來的作品是沒有關係的。他們這樣做,一方面是貪玩,另一方面拿這些名字與他們的作品連在一起,是希望產生新的效果。當然,筆者猜想他們亦應是借以展現他們的文藝博聞的一面。
由此而想到,達明的作品有沒有辜負這些名字呢?筆者個人的看法,是大部份都沒有,如《石頭記》、《神奇女俠》、《禁色》、《天問》、《沒有張揚的命案》都是出色的作品,其他類似作品,不少成績也不弱。比較擔心的是:普羅樂迷很多未必知道那些歌名有來歷,而知道這些名篇名作的文藝人士,又可能因少接觸流行音樂文化,不知達明一派有這樣的移用;無論那一種情形,達明這種丟書包改歌名的習慣,日後還應會繼續,只苦了我等寫音樂文字的,一天未查清每個歌名是否有來歷,心情就一天不能放鬆。
說到底,達明這樣做是好事,至少是提高了流行曲的文藝氣息,只是,目前僅有達明一派是這樣,其他樂隊或歌手並不如是,令達明一派好寂寞。也許,為了突出,其他樂隊或歌手,自然不會跟進達明的做法。不然,只落得個跟風之譏。
原文刊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