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921)
分类: 数据库开发技术
2011-08-30 14:29:56
一,什么是redis
redis是一个key-value存储系统。 和Memcached类似,它支持存储的value类型相对更多,包括string(字符串)、list(链表)、set(集合)和zset(有序集 合)。这些数据类型都支持push/pop、add/remove及取交集并集和差集及更丰富的操作,而且这些操作都是原子性的。在此基础上,redis 支持各种不同方式的排序。与memcached一样,为了保证效率,数据都是缓存在内存中。区别的是redis会周期性的把更新的数据写入磁盘或者把修改 操作写入追加的记录文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master-slave(主从)同步。
二,安装配置redis
1,下载redis
下载地址:(选最新稳定版下载)
2,安装redis
3,配置redis
修改/etc/redis.conf
以下结合自己翻译,以及在网上找的,比较全的参数说明:
1,是否以后台进程运行,默认为no
daemonize no
2,如以后台进程运行,则需指定一个pid,默认为/var/run/redis.pid
pidfile /var/run/redis.pid
3,监听端口,默认为6379
port 6379
4,绑定主机IP,默认值为127.0.0.1(注释)
bind 127.0.0.1
5,超时时间,默认为300(秒)
timeout 300
6,日志记录等级,有4个可选值,debug,verbose(默认值),notice,warning
loglevel verbose
7,日志记录方式,默认值为stdout
logfile stdout
8,可用数据库数,默认值为16,默认数据库为0
databases 16
9,指出在多长时间内,有多少次更新操作,就将数据同步到数据文件。这个可以多个条件配合,比如默认配置文件中的设置,就设置了三个条件。
900秒(15分钟)内至少有1个key被改变
save 900 1
300秒(5分钟)内至少有10个key被改变
save 300 10
10,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时是否压缩数据,默认为yes
rdbcompression yes
11,本地数据库文件名,默认值为dump.rdb
dbfilename /root/redis_db/dump.rdb
12,本地数据库存放路径,默认值为 ./
dir /root/redis_db/
13,当本机为从服务时,设置主服务的IP及端口(注释)
slaveof
14,当本机为从服务时,设置主服务的连接密码(注释)
masterauth
15,连接密码(注释)
requirepass foobared
16,最大客户端连接数,默认不限制(注释)
maxclients 128
17,设置最大内存,达到最大内存设置后,Redis会先尝试清除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Key,当此方法处理后,任到达最大内存设置,将无法再进行写入操作。(注释)
maxmemory
18,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后进行日志记录,如果不开启,可能会在断电时导致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丢失。因为redis本身同步数据文件是按上面save条件来同步的,所以有的数据会在一段时间内只存在于内存中。默认值为no
appendonly yes
19,更新日志文件名,默认值为appendonly.aof(注释)
appendfilename /root/redis_db/appendonly.aof
20,更新日志条件,共有3个可选值。no表示等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缓存同步到磁盘,always表示每次更新操作后手动调用fsync()将数据写到磁盘,everysec表示每秒同步一次(默认值)。
appendfsync everysec
21,是否使用虚拟内存,默认值为no
vm-enabled yes
22,虚拟内存文件路径,默认值为/tmp/redis.swap,不可多个Redis实例共享
vm-swap-file /tmp/redis.swap
23,将所有大于vm-max-memory的数据存入虚拟内存,无论vm-max-memory设置多小,所有索引数据都是内存存储的 (Redis的索引数据就是keys),也就是说,当vm-max-memory设置为0的时候,其实是所有value都存在于磁盘。默认值为0。
vm-max-memory 0
24,虚拟内存文件以块存储,每块32bytes
vm-page-size 32
25,虚拟内在文件的最大数
vm-pages 134217728
26,可以设置访问swap文件的线程数,设置最好不要超过机器的核数,如果设置为0,那么所有对swap文件的操作都是串行的.可能会造成比较长时间的延迟,但是对数据完整性有很好的保证.
vm-max-threads 4
27,把小的输出缓存放在一起,以便能够在一个TCP packet中为客户端发送多个响应,具体原理和真实效果我不是很清楚。所以根据注释,你不是很确定的时候就设置成yes
glueoutputbuf yes
28,在redis 2.0中引入了hash数据结构。当hash中包含超过指定元素个数并且最大的元素没有超过临界时,hash将以一种特殊的编码方式(大大减少内存使用)来存储,这里可以设置这两个临界值
hash-max-zipmap-entries 64
29,hash中一个元素的最大值
hash-max-zipmap-value 512
30,开启之后,redis将在每100毫秒时使用1毫秒的CPU时间来对redis的hash表进行重新hash,可以降低内存的使用。当你的使 用场景中,有非常严格的实时性需要,不能够接受Redis时不时的对请求有2毫秒的延迟的话,把这项配置为no。如果没有这么严格的实时性要求,可以设置 为yes,以便能够尽可能快的释放内存
activerehashing yes
三,启动,使用redis
测试命令:
四,关闭redis
五,安装redis php扩展
1,下载redis php扩展
从下面的下载地址找个最新的
如果使用Centos自带php则确保php-devel安装
否则执行: yum install php-devel -y
如果是源码编译安装则在安装目录的bin/phpize如:/usr/local/php/bin/phpizewget tar -zxvf owlient-phpredis-2.1.1-0-g5a07edc.tar.gzcd owlient-phpredis-5a07edc//usr/local/php/bin/phpize (根据个人情况找到phpize的绝对路径)./configure --with-php-config=/usr/local/php/bin/php-config (php-config 按配置环境找到对应的绝对目录)make && make install编辑 php.ini 添加 extension(注意你的拓展目录必须在php.ini中已经配置)extension=redis.so重启服务器后查看phpinfo看到php测试代码
浏览器输出:string(12) "Hello World!" 123456
整个流程完毕
参考资料:
http://blog.51yip.com/php/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