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15134
  • 博文数量: 25
  • 博客积分: 1400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3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2-30 10:5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5)

文章存档

2011年(5)

2010年(2)

2009年(18)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嵌入式

2009-06-02 01:43:04

わが愛するバラ

バラよ美しいバラ 艶やかなバラ

夏中枝に咲く わが愛するバラ

バラよ人情深いバラ 情あふれるバラ

夏中いばらに咲く わが愛するバラ

心からの誓い 心からの思い 聖なる光が大地を照らす

心からの誓い 心からの思い 聖なる光が大地を照らす

バラよ枝細く 刺鋭いバラ

今朝の風雨にやられ か弱い枝と蕾が傷ついた

バラよ芯が強く 刺々しいバラ

来る日の風雨に逢っても 連なる枝は離れることはない

わが愛するバラよ

 
 
 
 
 
 
 
[受宗教音乐、西方音乐影响的国语时代曲]
 
 
《蕭而化的音樂成就》

蕭而化的音樂創作以聲樂曲為主,除此之外,他似乎較鐘情於為抒情詩或古詩詞譜曲,如《遠別離》、《黃鶴樓》等。此外據瞭解,蕭而化曾創作「平行調」鋼琴曲三十餘首,是採用了國樂曲在鋼琴樂器上演奏的新嘗識;當今作曲家盧炎也曾目睹蕭先生所創作出的一系列深具中國韻味的古詩詞獨唱曲,是不受調性制約的神來之筆。惟經過多年的歲月流逝及人世滄桑的變化後,目前我們尚無法覓得有關這些曲譜的任何隻字片語,種種說法也只能作為我們想像的參考。而這也是我們在回顧蕭而化生命的樂章當中最大的遺憾。
作曲、編輯教科書以及著述是蕭而化最重要的成就,但基於當時時空背景的關係,其作曲的數量與歌曲傳唱的機會有限,因此,較令人印象深刻的反而是一系列有關作曲理論著作的出版,而該學術著作成果也奠定了他在理論作曲方面的威望。蕭而化的理論著作,突破中國西洋音樂教學以編譯教材為主軸的傳統,總是在綜合比較說明古今中外各家學說之餘,提出自己的觀點,並以此為基礎作為論述的內容。因此,其著作不論是《和聲學》、《音群之研究》、《對位法》,乃至《現代音樂》等,都有其獨立的系統,是他融合多年教學與研究心得之結晶。其中《和聲學》(上、下)既有最基礎的樂理、和聲,適合入門的學習,也包括高級和聲、近代音樂的和聲概念與中國調式音樂之探討。其內容包羅萬象與見解獨到,不僅充分說明蕭而化個人音樂理論學養之深厚,同時亦展現出他視野開闊的世界觀。1950、60年代,正是西方現代主義音樂盛行的年代,蕭而化雖然沒有刻意推崇哪一個派別的寫作方式,但在突破傳統和聲的潮流中,他提出自己所能接受的「合理的不協和音響」,並堅持在傳統寫作規範中尋找所謂的新音響,未嘗不能視為他個人的創見。再以當時音樂環境觀之,很少有人就民族和聲理論進行研究,因此蕭而化在這一方面課題的探討,不僅為當時的作曲者帶來啟發性的作用,也深具歷史性的意義。
蕭而化的著作《現代音樂》,主要是介紹二十世紀五0年代的作曲家之主要作品。除了在前面的章節講述了二十世紀一般的音樂特徵、音高體系、歷史潮流等方面的問題外,他還對十二位作曲家進行了評述。該書的特色是在於將音樂史、音樂美學、音樂評論以及一般的技法問題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文風以較為口語的方式,而且不拘泥於對音樂學術範疇的某一個學科。因此無論是涉及音樂史或是美學,總是能暢談自如。回溯蕭而化作此書的1950年代,正是西方現代主義的先鋒派(Avant-garde)興起的最初幾年,因此他對作曲新技法的認識與國際性發展可說是同步的。而他在書中所介紹的人物,例如西貝流士、史特拉汶斯基、荀白克等人甚至都還健在,所以他對於同時代音樂家的評價,其感悟程度會比幾十年之後的現在更貼近真情實感。也由此可見蕭而化對於現代音樂探索的態度是積極的。再者,本書原為譯作,是蕭而化根據英國色依爾.格訥所寫的《現代音樂概觀》所摘譯的,但是他仍本著一貫的研究精神,在文中不時加入自己批判性的論述。本書不僅止於對現代音樂的介紹,也是台灣至今仍少有的以西洋「現代音樂」作為題材而進行評述的專書。不僅在音樂環境封閉的五0年代,足以標示著台灣在現代音樂方面研究的里程碑,時至今日它仍是學術領域中值得繼續探討與研究的著作。

蕭而化是從1950年開始接受各書局的邀請,加入了編輯教科書的行列。迄至1965年為止他以個人編寫的方式所出版的教科書至少有七個版本,包括《初中音樂》(
阅读(6082) | 评论(41)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chinaunix网友2009-12-09 10:49:42

[曾经主宰香港电影业的邵氏电影传奇] 发布时间:2009-03-29 今年第11届上海电影节最成功的项目,算得上是专门为了纪念这个整年份的“邵氏电影回顾展”。这一次的邵氏影展选了7部电影:李翰祥的《江山美人》和《倾国倾城》、张彻的《刺马》和《独臂刀》、胡金铨的《大醉侠》、刘家良的《少林36房》和《少林搭棚大师》。7部电影,4位最有代表性的导演,贯穿起了邵氏电影由盛而衰的数十年历史。 实施“大片策略”,邵氏靠“黄梅调”取胜 四五十年前的香港影坛热闹非凡。1957年,邵逸夫买下清水湾一块地皮兴建影城,1958年,他宣布成立邵氏电影公司。到2008年,已经整整50年。 在电影发烧友看来,邵氏的全盛时期,自然是张彻与胡金铨开创邵氏功夫片的时期,但在张彻与胡金铨拿出《独臂刀》和《大醉侠》之前,邵氏在电影江湖中起家的,却是李翰祥的黄梅调电影。 1958年邵逸夫、邵仁枚兄弟在香港起家时并无制片经验,凭借的是多年积累下的院线优势。邵氏兄弟自1930年代参与电影发行和院线业务,到1956年,邵氏兄弟在新马、越南、泰国等地已经拥有了100多家影院和10座大型游乐场。来香港投资制片业务,

chinaunix网友2009-10-22 02:39:09

林黛的表演藝術不足以詮釋歌詞的深刻涵義,陶秦導演兼詞作者,顾家辉作曲,創造了經典。全班人馬基本沒動,同名電影王福龄作曲顧媚演唱的《不了情》在廿世紀前20首流行歌曲排名第4。

chinaunix网友2009-10-14 05:14:05

中唱上海公司十年前的老唱片都找到“婆家”了吗? 王福龄(1926-1989),李厚襄(1916-1973),姚敏英年早逝(1917-1967),几位著名时代曲作曲家都没活到古稀之年。 吴莺茵女士米寿是在今年还是明年? 《明月千里寄相思》词曲堪称时代曲情歌之首。 词曲:金流(刘如曾1918-1999) 夜色茫茫罩四周, 天邊新月如鉤, 回憶往事恍如夢, 重尋夢境何處求 ; 人隔千里路悠悠, 未曾遙問心已愁, 請明月代問候, 思念的人兒淚常流。 月色朦朦夜未盡, 桌上寒燈光不明, 伴我獨坐苦孤零; 人隔千里無音訊, 欲待遙問終無憑, 請明月代傳信, 寄我片紙兒慰離情。

chinaunix网友2009-08-26 05:01:36

先词后曲/先曲后词(谜二) 拙作《江河文海》谜底随歌所附。

chinaunix网友2009-08-26 04:55:40

先词后曲/先曲后词(谜一) <先不論《綠島小夜曲》的出處究竟為何,僅以我多年譜曲填詞的經驗,就詞曲的結構、旋律和轉 折而言,應是先曲後詞的可能性較大,或至少是詞曲同時編修而逐步完成的情形,若是先詞後曲則難度頗高,況且此曲詞句的段落和字數皆無一定的規律,能將音韻換氣配合得如此貼切並不容易,可從“椰子樹的長影”轉折處窺出若干先曲後詞的端倪。> - 转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