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15382
  • 博文数量: 25
  • 博客积分: 1400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3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2-30 10:5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5)

文章存档

2011年(5)

2010年(2)

2009年(18)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嵌入式

2009-06-02 01:43:04

わが愛するバラ

バラよ美しいバラ 艶やかなバラ

夏中枝に咲く わが愛するバラ

バラよ人情深いバラ 情あふれるバラ

夏中いばらに咲く わが愛するバラ

心からの誓い 心からの思い 聖なる光が大地を照らす

心からの誓い 心からの思い 聖なる光が大地を照らす

バラよ枝細く 刺鋭いバラ

今朝の風雨にやられ か弱い枝と蕾が傷ついた

バラよ芯が強く 刺々しいバラ

来る日の風雨に逢っても 連なる枝は離れることはない

わが愛するバラよ

 
 
 
 
 
 
 
[受宗教音乐、西方音乐影响的国语时代曲]
 
 
《蕭而化的音樂成就》

蕭而化的音樂創作以聲樂曲為主,除此之外,他似乎較鐘情於為抒情詩或古詩詞譜曲,如《遠別離》、《黃鶴樓》等。此外據瞭解,蕭而化曾創作「平行調」鋼琴曲三十餘首,是採用了國樂曲在鋼琴樂器上演奏的新嘗識;當今作曲家盧炎也曾目睹蕭先生所創作出的一系列深具中國韻味的古詩詞獨唱曲,是不受調性制約的神來之筆。惟經過多年的歲月流逝及人世滄桑的變化後,目前我們尚無法覓得有關這些曲譜的任何隻字片語,種種說法也只能作為我們想像的參考。而這也是我們在回顧蕭而化生命的樂章當中最大的遺憾。
作曲、編輯教科書以及著述是蕭而化最重要的成就,但基於當時時空背景的關係,其作曲的數量與歌曲傳唱的機會有限,因此,較令人印象深刻的反而是一系列有關作曲理論著作的出版,而該學術著作成果也奠定了他在理論作曲方面的威望。蕭而化的理論著作,突破中國西洋音樂教學以編譯教材為主軸的傳統,總是在綜合比較說明古今中外各家學說之餘,提出自己的觀點,並以此為基礎作為論述的內容。因此,其著作不論是《和聲學》、《音群之研究》、《對位法》,乃至《現代音樂》等,都有其獨立的系統,是他融合多年教學與研究心得之結晶。其中《和聲學》(上、下)既有最基礎的樂理、和聲,適合入門的學習,也包括高級和聲、近代音樂的和聲概念與中國調式音樂之探討。其內容包羅萬象與見解獨到,不僅充分說明蕭而化個人音樂理論學養之深厚,同時亦展現出他視野開闊的世界觀。1950、60年代,正是西方現代主義音樂盛行的年代,蕭而化雖然沒有刻意推崇哪一個派別的寫作方式,但在突破傳統和聲的潮流中,他提出自己所能接受的「合理的不協和音響」,並堅持在傳統寫作規範中尋找所謂的新音響,未嘗不能視為他個人的創見。再以當時音樂環境觀之,很少有人就民族和聲理論進行研究,因此蕭而化在這一方面課題的探討,不僅為當時的作曲者帶來啟發性的作用,也深具歷史性的意義。
蕭而化的著作《現代音樂》,主要是介紹二十世紀五0年代的作曲家之主要作品。除了在前面的章節講述了二十世紀一般的音樂特徵、音高體系、歷史潮流等方面的問題外,他還對十二位作曲家進行了評述。該書的特色是在於將音樂史、音樂美學、音樂評論以及一般的技法問題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文風以較為口語的方式,而且不拘泥於對音樂學術範疇的某一個學科。因此無論是涉及音樂史或是美學,總是能暢談自如。回溯蕭而化作此書的1950年代,正是西方現代主義的先鋒派(Avant-garde)興起的最初幾年,因此他對作曲新技法的認識與國際性發展可說是同步的。而他在書中所介紹的人物,例如西貝流士、史特拉汶斯基、荀白克等人甚至都還健在,所以他對於同時代音樂家的評價,其感悟程度會比幾十年之後的現在更貼近真情實感。也由此可見蕭而化對於現代音樂探索的態度是積極的。再者,本書原為譯作,是蕭而化根據英國色依爾.格訥所寫的《現代音樂概觀》所摘譯的,但是他仍本著一貫的研究精神,在文中不時加入自己批判性的論述。本書不僅止於對現代音樂的介紹,也是台灣至今仍少有的以西洋「現代音樂」作為題材而進行評述的專書。不僅在音樂環境封閉的五0年代,足以標示著台灣在現代音樂方面研究的里程碑,時至今日它仍是學術領域中值得繼續探討與研究的著作。

蕭而化是從1950年開始接受各書局的邀請,加入了編輯教科書的行列。迄至1965年為止他以個人編寫的方式所出版的教科書至少有七個版本,包括《初中音樂》(
阅读(6169) | 评论(41)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chinaunix网友2010-02-28 23:30:09

<港台黃梅調電影初探研究第四回> - 陳煒智   第四回:巧手王福齡 妙筆葛瑞芬 在前幾回合,我們花了很多篇幅討論李翰祥導演以及他的合作班底-所謂「李系人馬」的創作者。從本章開始,筆者的論述重心將挪至「非李系創作群」,以邵氏公司為例,則包括了導演岳楓、作曲王福齡,以及作詞張徹等為主的創作勢力。 繼《貂蟬》、《江山美人》票房奏捷之後,李系人馬便積極投身打造金璧輝煌的古中國幻想-古典宮闈的《傾國傾城》系列、《武則天》、文藝小品《倩女幽魂》等等,不管有沒有黃梅調歌唱,其整體風格乃是一貫的,亦即遵循從《貂》、《江》二片的摸索、實驗中獲得的製片經驗。同時間,邵氏片廠初期工程已逐步完工,製片業務蒸蒸日上,公司方面也希望能出產更多更賺錢的(黃梅調)影片;於是,資格老、能寫能導的大導演岳楓和「夫導婦編」的夫妻檔創作者-袁秋楓、易凡等便脫穎而出,成為執行拍攝黃梅調影片使命的新一批電影人。岳楓的《白蛇傳》開出林黛、趙雷的鑽石陣容,袁氏的《紅樓夢》則以樂蒂、杜娟搭配若干新人及旗下的合約演員,在音樂方面,甫加盟邵氏公司的新銳作曲家王福齡則順利晉身前線,為《紅》、《白》二片操刀。 ■名作曲家王福齡,

chinaunix网友2010-02-28 23:17:36

〈港台黃梅調電影初探研究第三回〉- 陳煒智 第三回:王孝純淡筆描宮闕 周藍萍濃彩繪風流 在討論這些以音樂、歌唱、舞蹈(古裝身段)作為敘事機制的電影作品時,一般論者甚少將重心放在編劇、作詞及作曲者的美學成就上,這些被劃入「類型電影」的作品,其公式構成的社會價值、文化價值、政治意義等,在電影學術界內往往凌駕在創作者如何整合這許多藝術元素的基本美學手法之上,這一連串精巧細緻的藝術流變之起源與傳承,也向來不是這群論者的關注焦點;本研究既為「初探」,則必須盡力包涵此美學項目(尤其是港台黃梅調電影詞曲方面的『戲劇文本』創作),以供其他學者在進行更具社會價值的研究分析時,有參考之基準點。前文筆者已經約略討論過幾個重要的詞曲創作實例,本回則將就黃梅調電影在音樂創作方面的二位大功臣-王純、周藍萍,外加一位跨領域的創作人(負責編曲的林聲翕)等為主體,分析他們的美學手法以及創作精神。 二胡名家.活潑樸素--王純 根據記載,族名「王孝純」的王純祖籍在廣東省汕頭市澄海縣蓮陽鄉下王村,自幼學習二胡、琵琶、古箏,尤工於二胡,求學期間主修中國文學,副修音樂,在抗戰期間曾下鄉於地方戲班客串演奏,並做了大量民

chinaunix网友2010-02-28 23:00:17

<港台黃梅調電影初探研究第二回> - 陳煒智   第二回:李翰祥翻古立典範 邵逸夫襲業闢新局 意外融鑄影壇新局 一九五八年,初與邵氏公司簽約的導演李翰祥受到中國大陸攝製的黃梅戲曲電影《天仙配》「啟發」,說服公司出資拍攝黃梅調歌唱片《貂蟬》,《貂》片不僅一圓李導演多年來拍攝古裝鉅片的夢想,也掀起香港電影近二十年的黃梅浪潮。根據李翰祥的回憶,由於彼時國語影壇歌唱片風潮方興未艾,當時滿腦子「古裝片不賣錢」的邵氏父子公司總裁邵人最後是以「從頭歌唱到尾」為前提,答應李翰祥以三十萬港幣的預算籌攝《貂》片。 曾獲亞洲影展最佳編劇獎的《貂蟬》完全以《三國演義》原著文字為基礎,文白夾雜的台詞與五○年代話劇色彩濃厚的古裝文藝片相較,並無獨道之處;嚴格說來,若無李翰祥向邵人保證的「全部(黃梅調)古裝歌唱」,以及為因應「古裝」和「歌唱」兩個特點所作的各種嘗試、調整,《貂蟬》可能只會是一部穿上水袖表演的林黛電影,與李麗華同時期的《臥薪嘗膽》、《萬里長城》或甚至李香蘭的《潘金蓮與武松》等相去無幾,雖有宣訴家國之思,或反省社會制度、性別角色等議題點綴其中,電影公司展覽女明星之目的仍然昭然若揭。可是《貂蟬》

chinaunix网友2010-02-27 12:10:36

<港台黃梅調電影初探研究第一回 >- 陳煒智   第一回:絲竹響絕黃梅處 光影夢斷山河戀 黃梅調電影是中國影史上極為獨特的類型之一,就其商業意義而言,自一九五○年代後期開始,約莫十個年頭,香港、台灣、乃至整個東亞地區的華語電影海外市場,幾乎全都籠罩在黃梅調的風潮中;只要是古裝文藝敘事作品(而非武俠打鬥),很少不用黃梅調歌唱推展情節的,即便在功夫武打影片全面興盛之後,黃梅調的餘溫也仍然持續至八○年代初。就其美學價值而言,黃梅調電影以傳統戲曲舞台表演為基礎,揉和當代電影拍攝技巧、表演方式,同時整合時代曲式的唱腔、化繁為簡-乃至民族舞蹈化的身段動作、以及敘事電影「寫實主義」導向的布景美術設計,不僅成為當代電影工作者與觀眾間「意外達成」的產銷默契,在中國電影國際化的過程中,更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李翰祥的「傾國傾城」系列(《楊貴妃》、《王昭君》)等作品自攝製之初,便以開拓海外市場為主要製片方針。 本研究以港台黃梅調電影為焦點,詳細分析黃梅調電影的藝術源起及類型定義、發展及流變,加上黃梅調身為「類型電影」的重要「作者」。並將舉出二十個電影實例,詳細解讀該作品在詞曲創作、編劇結構、導演技法

chinaunix网友2010-02-25 12:26:49

王福龄的哪些作品是先生尝试用越剧的曲式和旋律编写黄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