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17500
  • 博文数量: 25
  • 博客积分: 1400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3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2-30 10:5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5)

文章存档

2011年(5)

2010年(2)

2009年(18)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2009-06-06 04:22:37

萧而化
“常听到的音乐中都会有节奏、低音、和声、旋律等组成,若为一个旋律来编曲,首先注意这个旋律的特色和需要。这样可组建出一个基础的节奏型,可尝试用这个节奏来唱一下旋律。很容易感受到旋律和节奏的关系。这是基础。
但也要考虑节奏的特色。用一些独特的节奏型来提旋律的味道。有无想过换一些节奏乐器的音色呢?同样的节奏型也会有不同的感觉。接下来就是把低音加进来。低音中最主要的是BASS,当然BASS的音色也有很多种。低音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奠定和声基础,二是与节奏部分共同奠定韵律基础。重要的是要注意它和节奏部分的相互作用关系, 从而完善重音关系和韵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节奏的重音部分加BASS的重音。这样出来的动静会很整也很舒服。我们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将BASS的重音与节奏的重音错位,会有特殊的效果出来。当然还要注意它与其它音色部分的关系。同时它的音高也是奠定和声基础的重要因素。因为低音给人的试听感觉就是基础和环境的概念。我们要安排和声是什麼根音或是否转位,相同的和声采用不同转位的低音,效果就完全不同。

管弦乐《晨景》?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于1888年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评剧《培尔·金特》写了二十三段配乐。后选择其中八段改编为两个组曲。本曲就是《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这原是诗剧第四幕中主人翁培尔·金特流浪到摩洛哥时,描写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乐。
乐曲的主题仅在五声音阶范围内活动,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
这个旋律先由长笛在木管的长音和弦背景上吹奏,继而双簧管紧紧与之呼应,宛如清晨传来的牧笛声,令人闻到了早晨清新空气的气息,给人以无限空旷的感觉。接着在协和纯净的和声衬托下,长笛与双簧管继续重复的这一主题,但力度逐渐增强,调性连续作上移三度的转换(1=F - 1=#G - 1=B),形象而动态地展现了黎明的景色:晨羲微露,晨雾缭绕,随着太阳冉冉升起,朝霞划破长夜的黑暗,色彩变幻多姿,天空越来越清爽明亮。当弦乐组增强力度把这个主题带回原调(1=E)时,乐曲达到了高潮,使人看到红日高悬,光华四射,洒满大地的灿烂景色。
在这之后,音乐渐趋平静,在弦乐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的伴奏下,大提琴演奏素材取自主题的中段主题旋律,使音乐充满喜悦和勃勃生气:
在乐曲的再现部中,弦乐仍保持乐曲中段的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音型,使主题旋律显得更为明朗、轻快。不时还传来由圆号吹奏的狩猎号角声,用长笛的颤音吹奏的鸟鸣声。最后,牧歌的主题越来越弱,渐渐消失在远方。
學習無詞歌
 孟德爾松無詞歌鋼琴教學
 舒伯特《冬之旅》
 《春天》交響曲
Schumann Symphony No.1 in B-Flat Major(IV)
《培爾金特第一組曲》Op.46 E.Grieg
《培爾金特第二組曲》Op.55 E.Grieg
 < /STRONG>Piano Sonata K.545 1st Mov. WAMozart
世界十大名曲序曲

奏鳴曲(Sonata)

是種樂器音樂的寫作方式,此字彙源自拉丁文的sonare,即發出聲響。在古典音樂史上,此種曲式隨著各個樂派的風格不同也有著不同的發展。奏鳴曲的曲式從時期開始逐步發展完善。19世紀初,給各類樂器演奏的奏鳴曲大量出現,奏鳴曲儼然成為了西方古典音樂的主要表現方式。到了20世紀,作曲家依然創作著給樂器演奏的奏鳴曲,但相較於古典樂派以及浪漫樂派的奏鳴曲,20世紀的奏鳴曲在曲式方面已有了不同的面貌。

簡史

奏鳴曲在十七世紀初是指為一或二件旋律樂器,以及一個()聲部而寫的樂器作品,也就是一種重奏曲。的奏鳴曲主要有兩種,「獨奏奏鳴曲」(solo sonata) 以及 「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由於在這個時期的樂器曲均有一個存在,因此,參與演奏的人數並非其名稱上的數目。
巴洛克初期的奏鳴曲可由單一
或是多樂章而組成,當時的樂章尚未有固定的排列順序及形式,奏鳴曲的樂章可自由的跟舞曲混合。17世紀中開始,奏鳴曲可供不同場合使用之需而分為「教會奏鳴曲」 (sonata da chiesa) 以及「室內奏鳴曲」 (sonata da camera)。「教會奏鳴曲」的風格較嚴謹,大多是由注重的樂章而組成;「室內奏鳴曲」則在前奏曲後接上舞曲,風格和曲式都自由許多。從這個時候開始,「教會奏鳴曲」在樂章的排列順序上漸漸有了規範----四個樂章,各樂章的速度為慢─快─慢─快。到了(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時期,他數量豐富的奏鳴曲作品更是奠定了「教會奏鳴曲」的排列順序。「室內奏鳴曲」雖然還是沒有固定的樂章數目及順序,但是也開始沿用轉換樂章時變換速度這個規則。
小提琴在巴洛克初期是最被看重的一種旋律樂器,因此當時有大量的小提琴奏鳴曲出現,此外,還有無伴奏的小提琴奏鳴曲存在。在此種曲式中,又屬
所做的六首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組曲最考驗演奏者的技巧。至於方面,早期的鍵盤樂器奏鳴曲數量並不多,一直到巴洛克盛期,由(Dominico Scarlatti 1685-1757)寫下數百首單樂章的鍵盤奏鳴曲之後,此類奏鳴曲才躍升為主流。

受到思考所帶來的影響,的音樂無論是在創作風格或是技巧上都和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由於此時期的開始運用簡明的曲式從事創作,導致曲式的結構在古典樂派漸漸確立成形。這個轉變也為奏鳴曲帶來了固定的創作形式。
古典樂派時期的奏鳴曲大多是由三或四個樂章組成,除了少數例外,這個時期的多樂章作品中的第一樂章,一定是快板,而且是採用「
」創作,其調性則是樂曲的主調。第二樂章通常是和第一樂章形成對照的慢板,曲式並無一定,可以是二段式(體)、三段式(體)、或者是變奏曲等。在由四個樂章組成的奏鳴曲裡,第三樂章多為小步舞曲(minuet)或是詼諧曲(Scherzo),這兩種曲式都是三段式(體),速度通常是中等到快速的範圍內;如果樂曲由三個樂章組成,第三樂章則會有終章的氣勢。第四樂章要具備終結全曲的氣勢,必須能和第一樂章互相呼應,作曲家偶爾會採用「奏鳴曲式」或是生動活潑的「輪旋奏鳴曲式」創作。上述的曲式結構在十八世紀後期成為固定模式,以及的多樂章作品,均採用此格式創作,的Op.2是第一部真正的鋼琴奏鳴曲。

的奏鳴曲大多數仍保留古典樂派所傳承下來的四個樂章的形式,但是和古典樂派的奏鳴曲相比,此時期奏鳴曲的樂曲長度明顯的增加了許多。在曲式方面,古典樂派的曲式結構仍被採用,但是大多數人僅約略遵循曲式的規範,有的作曲家將曲式的結構完全拓展開來,有的作曲家則省略部分結構。

近代的奏鳴曲

20世紀初,與厭棄19世紀傳統的思潮有關,奏鳴曲創作再次出現向不同方向發展的趨勢。 А.Н.斯克里亞賓的第5~10鋼琴奏鳴曲,和聲、曲式均有創新,但同時也顯露出神秘主義的傾向。 C.德彪西晚年所作的《長笛、中提琴和豎琴奏鳴曲》,則回復到巴羅克時期的樂器組合方式。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奏鳴曲套曲因新古典主義思潮的興起而重新得到重視。 IF斯特拉文斯基、D.米約、A.奧涅格、F.普朗克等都作有此類套曲。特別是P.欣德米特,為各種樂器所作的奏鳴曲達36首。其中有一部分在結構和風格上都與古典傳統保持著密切的聯繫。 L.亞納切克、B.巴托克、С.С.普羅科菲耶夫、Д.Д.肖斯塔科維奇等人則糅合古典樂派和浪漫派的傳統,融匯民族樂派與近代的種種作曲手法,賦予作品鮮明的個性。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有:巴托克的兩首小提琴奏鳴曲、《鋼琴奏鳴曲》、《兩架鋼琴與打擊樂器的奏鳴曲》以及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七鋼琴奏鳴曲》等。此外,還可看到形式上保留奏鳴曲痕跡,手法上具有偶然性、即興性因素的奏鳴曲,以及按奏鳴曲一詞的古義所譜寫成的器樂小曲。前者如P.布萊茲的《第二鋼琴奏鳴曲》(1948),後者如J.凱奇《為加料鋼琴而寫的奏鳴曲和間奏曲》中的奏鳴曲等。凱奇的這一樂曲,實際上是一首古二段式的舞曲,經在鋼琴的琴弦間塞進各種物件後,所發出的音色空茫而冷漠,體現出一種擬古、復古的意向。

小奏鳴曲

係指形式短小、內容單純、易於演奏的奏鳴曲。小奏鳴曲一般有2~3個樂章。第1樂章用奏鳴曲式,但沒有展開部而僅有短小的過渡。例如M.克萊門蒂、J.庫瑙等所作的小奏鳴曲。但20世紀以來,F.布索尼、M.拉韋爾、Д.Б.卡巴列夫斯基等作曲家所作的小奏鳴曲,則藝術性和技巧性都很高。
〈名曲视频教授〉


Beethoven: Sonata No.20 G Major Op49. No2

*回旋曲式*

和声
  和声(Harmony)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组合。它包含:①和弦,是和声的基本素材,由3个或3个以上不同的音,根据三度叠置或其他方法同时结合构成,这是和声的纵向结构。②和声进行,指各和弦的先后连接,这是和声的横向运动。补充一句。和声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还有构成分句,分和终止乐曲的作用。
   从17世纪起,由于的逐步发展,和声的作用愈趋重要。它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大致有3个方面:①声部的组合作用。在统一的和声基础上,各声部相互组合成为协调的整体。②乐曲的结构作用。通过和声进行、收束式、调性布局等在构成曲式方面起重要作用。③内容的表现作用。通过和声的色彩、以及配合其他因素,塑造、表现音乐内容。和声的处理是音乐创作的重要写作技巧,也是对位、配器、曲式等其他作曲技法的基础。有时,曲调也由和声衍生。
 在调性音乐中,和声同时具有功能性与色彩性的意义。和声的功能,是指各和弦在调性内所具有的稳定或不稳定的作用、它们的运动与倾向特性、彼此之间的逻辑联系等。和声的功能与调性密切相关,离开了调性或取消了调性,和声也就失去了它的功能意义。和声的色彩,是指各种和弦结构、和声位置、织体写法与和声进行等所具有的音响效果。和声的色彩是和声表现作用的主要因素,无论在调性音乐或非调性音乐中,它都具有重要意义。
 和声的历史发展 中和声的形成与发展,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现分6个阶段概述如下:
  
  10~16世纪,欧洲从早期的奥加农发展至复调写作的完善阶段 当复调音乐的各声部相互间以协和音程为主作对位结合时,即形成、和弦与和声进行。当时以各类七声中古调式为基础,故后人称15、16世纪复调音乐中的和声为中古调式和声或和声。其特点为:①建立在6种不同结音(即主音)的调式基础上(第7种洛克里亚调式极少应用)。
 各调式音阶的音程关系不同,每一种调式都有其特征音程,相互区别。②以协和音程为基础,和弦结构只有大、小原位、第一转位与减三和弦第一转位。其他不协和音程均须按规定的方法解决。③各级三和弦都可相互连接。在和弦的连接中,根音之间的各种音程关系(除增四度外)均常用。在音乐进行过程中,并不要求以主和弦为中心,但在乐曲结束处应以主和弦收束。约从14世纪开始应用变音,亦称“伪音”,规定六度反向级进到八度时须为大六度,三度反向级进到同度时须为小三度,因此需应用变音,形成类似导音进入主音的声部进行。另外,为了避免减五度与增四度,亦需用变音。这为各类调式逐渐演变集中为大、小调体系创造了条件。由于在各个乐句结束处不同的停顿音上构成类似Ⅳ—I、Ⅴ—I或Ⅳ—Ⅴ—I的和声进行,形成了以后转调的萌芽。
  
  17世纪,早期巴罗克时代 随着单乐曲的形成和的产生,采取为单声部歌唱加和弦式伴奏的方法。开始应用以指示伴奏部分的和声,由演奏者即兴弹奏,以纵的音程结合为基础,使和声的作用加强,并形成以平均节奏持续流动的低音线条。器乐中和弦式织体的发展,对逐步形成主调音乐有重要意义。由于戏剧性内容表现的需要,开始重视发挥和声──特别是不协和弦的表现作用(如C.蒙泰韦尔迪、J.佩里等在歌剧中用七和弦来表现哀叹和不幸等内容)。的应用,成为确立大小调调性的重要条件。至17世纪后期,虽然还存在着中古调式的影响,但大、小调体系已得到确立。大、小调成为旋律与和声的调式思维的基础;它们之间的调式色彩对比成为音乐中的重要表现因素。
  18世纪上半叶,后期巴罗克时代 在这一时期中,器乐写作得到更大的发展,建立在大、小调和声体系基础上的自由复调音乐是主要的织体形式。继续应用数字低音作为键盘乐器和声部分的写谱方法。和声作为构成曲式的要素,对于这一时期的乐曲结构,包括、古二部曲式、早期等,均有重要作用,形成了调性布局的规律:乐曲先转至属大调,以后再转向其他近关系调;小调乐曲先转至属小调或平行大调,以后再转向其他近关系调。在转调布局中注意到调性的功能与色彩的对比。小调乐曲结束的主和弦常用大三和弦,称辟卡迪三度,这种方法自16世纪后半叶得到普遍应用起,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叶。同主音大小调的变化是这一时期使用的一种音乐对比方法。平均律键盘乐器的应用,使乐曲所用的调和转调的范围得到扩大,J.S.的《》是这类乐曲的典范作品,对后世音乐艺术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的和声材料除各级自然和弦外,变音和弦如副属和弦、与那不勒斯六和弦等应用较多。器乐中各种和声织体,如和弦式、分解音型式等的应用,使主调获得进一步发展,逐步向18世纪后半叶的主调音乐体制过渡。在这一时期内,不少作家重视以不同的和声材料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内容,发挥和声的表现作用。如在巴赫作品中,以单纯的和声表现欢快、赞颂、希望、和平等内容。以半音化和声与不协和弦表现幻想性、戏剧性与苦难、忧伤、哀悼等内容。巴赫在《马太受难曲》中用低音的半音上行、变音和弦与不协和弦等手法,描绘了“大地震动,岩石崩裂,死者从墓中升起……”的情景。
 这一时期的和声虽以大、小调体系为基础,但中古调式在一部分以为基础的、器乐曲中仍有应用。
 18世纪后半叶,古典乐派时期 主调音乐成为主要的体制。当时所追求的思想内容与结构形式上的单纯明晰的特点,也表现在和声手法的简朴方面。
 
  大、小调体系成为和声的基础,中古调式消失其影响。和声的调性意义更为明确集中,强调主、下属与属七 3个主要和弦。数字低音在创作中已不再应用,低音也摆脱了流动性线条的束缚。由于结构的方整性,并且没有复调音乐中那种错综复杂的声部与节奏,使和声的节奏规律化与节拍化,以对称、平衡的和声进行为主体。离调、移调模进、减七和弦、增六和弦、同主音大、小调对置等均普遍应用。开始应用和声大调式,应用降Ⅵ级大三和弦的阻碍收束,随着半音化的应用,装饰性的半音进行也得到发展,成为一种富于色彩的手法。
  在主调音乐的曲式中,特别在大型曲式,如奏鸣曲式中,和声的结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成为主调音乐结构的要素之一。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 19世纪初,和声手法基本上与上世纪后期相同。此后,由于题材和内容范围的扩大,音乐作品中情感的表达、心理的刻划、风景的描绘和情节的表现等需要,促使不断发展新的和声语汇,丰富和声的表现力。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发展变音体系和声以及其他复杂的和声手法,如大量应用半音化的声部进行、远关系离调与转调、游移与模糊的调性、连续的属功能组和弦、各类远关系的变音和弦、高度叠置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等)、主和弦的隐蔽、收束的避免、同主音大、小调的混合以及强拍上的半音和弦外音等,从而将大、小调体系和声推向极限,趋于解体的边缘。和声的功能性逐渐削弱和模糊,色彩性得到突出和强调。R.后期乐剧中的和声可为这方面的代表。另一方面由于的兴起与古代宗教题材的采用,恢复并扩充了自然音体系和声。
 
    例如由于的影响,扩大了作品中调式的范围,除自然大、小调式外,还有其他中古调式和特殊调式,如F.F.作品中的弗里吉亚调式与吕底亚调式,F.作品中的吉卜赛调式,俄罗斯作曲家作品中的各类自然调式等。在和声的处理方面,下属组和弦得到强调,有时某个段落仅由下属组和弦与主和弦构成。大调副三和弦也得到重视,它们增加柔和的色彩,并使和声具有中古调式的风格特点。变格进行、阻碍进行以及三度根音关系的和声进行等也较普遍,这在李斯特、瓦格纳、俄罗斯作曲家与E.等人的作品中常可遇到。在和弦构成方面有加六度音的主和弦与属和弦、自然音范围的高度叠置和弦等。在和声的收束式方面,也出现了新的处理方式,如在结束处使用转位的主和弦;以Ⅲ级代替Ⅴ级的正格收束;Ⅵ级或Ⅱ级代替Ⅳ级的变格收束等。有时最后结束不在主和弦上。这一时期中,还有一些富于创造性而成为近代和声先驱的特殊手法,如:和声(如在А.П.鲍罗丁的作品中);五度叠置和弦(如在李斯特的作品中);复合和声(如在瓦格纳的作品中);全音阶和声 (如在Н.А.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作品中)等。
  20世纪 在19世纪后期大、小调体系和声发展至极限的基础上,不少作曲家探索新的创作手法,或回复至古老的音乐风格,其结果都打破了过去200年来传统和声的规范。20世纪的和声手法,总的可概括为:和声思维的复杂化,和弦结构的多样化,和声进行的自由化与调性观念的扩大化。首先是将传统和声材料在使用方法上加以突破,创造新的和声效果,例如应用三度叠置和弦的平行进行;四六和弦与不协和弦的独立应用;无功能联系的远关系和弦的紧接;连续大二度、小三度或大三度的和声进行与复合和弦等。
      在打破大、小调式的长期影响方面,广泛采用了各类中古调式、、某些民族的特殊调式、泛音音阶(同时包含增四度、小七度的大调式)、全音音阶、十二音音阶以及各类其他特殊的调式与音阶。这些新的调式音阶为和声的处理提供了不同于大、小调式的基础。
  在和弦结构方面力求打破传统的三度叠置原则,并追求以往被认为是不协和的、粗糙的和声效果。例如建立在半音阶基础上的高层三度叠置和弦、采用四度叠置的方法、二度密集的音群、各种附加音与任何可能的结合,使和声纵的音响尖锐化、紧张化与复杂化。另外,还有完全以自然音体系的各音作各种自由组合的和声处理方法,称“泛自然音体系”。
  
    19世纪后期的音乐作品中,大小调式的区别已趋于消失,更由于半音化和声的发展,调性范围的扩大与不断迅速地转换,带来了调性与和声功能意义的削弱与模糊。20世纪,在这基础上更进一步突破传统的观念,产生下列新的调性处理方式:①,这种处理仍然保持调性的作用,但打破了传统调性的界限,不以三和弦、自然音阶为基础,也无功能性的和声进行,而通过一些新的方法来表现或暗示调性中心(主音或主和弦)的意义。有时,由于调中心不断变换,缺乏较固定、明确的调性感觉。②,两个以上不同的调性同时结合,即构成双调性或多调性,这是20世纪初开始流行的一种新的调性处理方法。每一个调性层次大都为自然音体系的传统调性,但当不同的调性叠置结合时,即产生了不协和的、矛盾的、有时甚至是很尖锐的和声效果。③,在半音阶的基础上,强调每个音都有同等的意义,避免和否定中心音的控制。这种处理排除了调性,调号也失去其意义而不再应用。取消了和弦结合的原则、根音的作用与和弦之间的内在联系。乐曲的结构不再依靠和声收束式来加以区分。
  作品中的和声表现手法 在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中,和声的应用约从20世纪初开始,最初采用欧洲大、小调和声方法。由于旋律多为五声调式,因此,和声如何适应旋律的风格,就成为中国作曲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课题。初时的和声大都是在大、小调和声的基础上加强副三和弦的作用以及应用附加六度音的大三和弦等方法,并注意声部(特别是两外声部)的五声化进行。20年代在其创作歌曲的伴奏中,就注意试验中国化的和声.
  30年代中,由于民族传统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影响,音乐的民族风格问题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对和声也有了更多的探索和试验,如借鉴欧洲民族乐派以至(如)的某些和声方法,自然调式和声的应用增多,在三和弦的基础上采用附加音或代替音的方法。在有些作品中,打破了大、小调的和声规范,采用五声化和声结构(如老志诚的《牧童之乐》的引子部分等)或复调化处理(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等)。
  
   40年代中,音乐创作较前一时期有进一步的发展,以民歌或以民歌风的旋律为素材的作品逐渐增多。和声上重视应用调式和声方法,并尝试一些适合于五声音调的和弦结构,如四、五度和弦、替代音和弦等。开始吸取和应用某些近现代的和声方法,印象派作家的和声引起较多作曲者的注意和借鉴。P.的作曲理论也开始介绍到中国,谭小麟在他的创作中将这种理论、技巧与民族风格相结合,创造了新的和声处理方法.
  当时也有应用无调性创作手法与中国民歌相结合的尝试,但并不普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音乐创作获得很大发展,和声的民族风格问题引起更大的重视。但由于强调功能性和声理论,因此在和声处理方面,主要属于三度结构与功能性的调式和声方法,与此同时,在保持调性、调式的基础上,也有许多探索与尝试,如五声化和声结构、复杂的和声结合,复合和声、四度和声、调式交替变音和声与平行进行等等。近年来,不少作曲者又继续探索近现代和声手法与民族风格相结合的处理方法,有不少可喜的成果。总之,从中国音乐创作的实践观察,三度结构的和声、五声纵合化和声与近现代复杂的和声都可以与五声性的民族音调相结合,在发展音乐创作的民族风格方面发挥其作用。
  (

       复调(Counterpoint)

1〉定义

  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相关但又有区别的所组成,这些声部各自独立,但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彼此形成关系,以为主要创作技法。
  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的体裁:、赋格、、复调尚松、坎佐纳等。

2〉历史发展

  复调音乐是与相对应的概念。主调音乐是由一条旋律线(主旋律)加和声衬托性声部构成的。复调音乐是由若干(两条或两条以上)各自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的旋律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结合或相继结合)出现,协调地流动,展开所构成的多声部音乐。
  专业复调音乐是由欧洲发展起来的。公元九至十五世纪是它的孕育期和发展初期,是由教堂的宗教活动促进了这种多声部音乐的发展,十六至十八世纪复调音乐由(意大利作曲家帕里斯特列那,比利时的拉索,德国的
)等推到一个光辉的发展时期。
  复调音乐在我国早就存在于民间音乐中。如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侗,瑶,壮,苗,毛南等)为代表的多声部民歌,还有传统音乐中的戏曲,曲艺音乐,
等都存在着大量复调音乐形态(有其以衬腔式支声复调为多见)。二十世纪以来,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欧洲复调音乐作品及其技术理论体系逐渐传入中国,中国作曲家将这一理论体系与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创作出许多表现中国社会风貌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新音乐传统。

3〉复调类型

  (1)对比式复调音乐: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旋律线,在音调,节奏,进行方向的起伏,句逗 的划分以及音乐形象和性格的表露等方面,彼此形成对比或存在差别,就构成了对比式复调。
  (2)模仿式复调音乐:同一旋律(或具有主题意义的旋律首部)在不同声部中先后出现(完成相同旋律或加以变化),再依次展现的音乐材料中间,便形成了前起后应,层次分明的模仿关系。
  (3)衬腔式复调音乐:(或称支声复调)同一旋律不同变体的展开,便会产生一些分支形态的声部,这些分支声部与主干声部在音程关系上时而分开,时而合并;节奏上时而一致,时而加花装饰或删繁就简。
  (4)在音乐作品中,对比式和模仿式二者的结合是复调音乐的基本样式。
  (5)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结构的对比: 
 

  主调音乐旋律 复调音乐旋律
  结构方整 结构非方整
  相同音型或主题因素的重现 很少重现相同音型
  周期性律动的节拍循环 周期性节拍重音的回避
  乐句停顿分明,界线清晰 句逗停顿的短暂和隐蔽

4〉复调中的对位

  [1]复调音乐是由若干独立意义的旋律声部的结合,也被称作“对位”,即点对点,音对音的意思。所以复调音乐的技术理论就被称作“对位法”。
  

    音程性质分类:从听感可分为协和,不协和两种。
  协和音程 同度 纯五八度
  完全协和 充实的协和 大小三六度
  不稳定的协和 纯四度
  柔和的不协和 大二 小七度
  不协和音程 尖锐的不协和 大七 小二度
  暖昧的不协和 增四 减五度
  

   [2]声部运动的关系:
  (1)同相进行 两个声部同方向运动
  (2)平行进行 两个声部等距离同方向运动
  (3)斜向进行 一个声部保持不动 另一个声部运动
  (4)声部交错 两个声部局部互换上下位置
  (5)声部超越 超过原结合声部的位置的运动

  示列:简谱(注:第一行的1上带点,第二行的7下带点)

  同向 5――― 6――― 5――― 1―――
          1――― 4――― 7――― 1―――

  平行(注:第一行12音上带点)

  1――― 2――― 7――― 1―――
  3――― 4――― 2――― 3―――

  斜向(注:下面第一行最后两音的3 1上带点)

  3――― 5――― 5――― 3――― 1―――
  1――― 1――― 3――― 3――― 3―――

  反向(注:下面第一行音上全带点 )

  3――― 2――― 1――― 3――― 4―――
  3――― 5――― 6――― 5――― 4―――

  交错(注:第二小节声部交错,写到五线谱上一目了然)

  6――― 3――― 6―――
  1――― 5――― 4―――

  超越(注:第二行的7下带点)

  3――― 6――― 2―――
  1――― 4――― 7―――

  [3]音点结合及声部运动的基本原则和禁忌

  (1)两个声部的结合以协和音程为主,充实的协和音程(三,六度)应用最广,限制最少.
  (2)不协和音程的使用应避免尖锐的和暖昧的不协和音程如(大七,小二,增四,减五度)在显著节拍上的结合(碰撞)。
  (3)斜向和反向进行有助于突出声部线条的独立性,也最具复调意味,是复调音乐声部运动的主要形式。
  (4)平行和同向进行不易显现声部线条的独立性.完全协和音程的平行进行(平行八五度)和同向进行(同向到 达的八五度)应尽可能避免。
  (5)为了旋律线的流畅和音调分格的保持而短暂出现的声不交错是允许的,但不宜长时间的过多使用,已保持声 部线条的清晰。
  (6)声部超越会干扰旋律线的连贯,应尽量避免。

  [4]上述这些基本原则和禁忌愈合声学中的相关内容是共通的,应通过实际的写作练习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技能。

5〉对位注意事项

  (1)暂时只用完全协和的(同度,纯八五度)及充实谐和的(大小三六度)音程,其余音程暂时不用。
  (2)完全协和音程音响较空泛,不宜过多使用.要注意避免这类音程的平行进行和同向到达进行。

  如下:(注:第一行3上带点)
  平五 同八 同五
  5――― 6――― 3――― 5―――
  1――― 2――― 3――― 1―――

  (1)三六度是主要应用的音程,但也不宜同类音程连续平行过多(如平行三六度),一般以连续三次为限.因为 连续平行过多就会容易与主调音乐织体混同,削若声部运动的独立性。


  (2)注意两声部音程关系与声部进行,应尽可能顾及到音调的自然,流畅和
因素的表达。
  (3)声部交错和超越暂时不用,两声部音区的位置应适中,不要相距过宽。

  下面是试列:
  一(注:第二行是低音谱)
  1―  1― 2―  1― 5- 4- 5- 3-
  6- 3- 2- 3- 1- 2- 3- 6-
  (三度)(六度)(八度)(六度)(五度)(三度)(三度)(五度)
  二(注:第二行是低音谱,两行的2上都带点)
  2- 4- 5- 6- 7- 6- 5- 4-
  2- 6- 7- 4- 5- 6- 7- 2-
  (八度)(六度)(六度)(三度)(三度)(八度)(六度)(三度)

  以下是习题:

  (高音题)在声部下方用一音对一音配置对位声部
  (1) 3- 1- 3- 2- 4- 3- 2- 1-
  (2) 1- 7- 6- 5- 6- 5- 4- 3-
  
注:第二条的1上带点
  (低音题)在声部上方用一音对一音配置对位声部
  (1) 3- 2- 1- 2- 3- 2- 1- 7-
  (2) 1- 5- 6- 5- 4- 3- 2- 1-

  注:第一条7下代点.第二条56下带点

===========================================

  

 

                                                                              

                                                                         

 

 

9+ *1

阅读(11051) | 评论(39)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chinaunix网友2010-06-19 05:50:35

[一部探析西方和声风格演变的开拓性著作] 张 楠 2010-05-17 在我国和声理论发展的进程中,作曲家、理论家、教育家桑桐教授成就卓然,著述甚丰。桑桐先生通过自己的作品和理论著述,为我国的和声理论教学与研究以及音乐创作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学界公认的和声学权威。桑先生近年出版的《半音化的历史演进》一书,则是一部备受学界推崇的开拓性的学术著作。这部探析西方和声风格演变的专著为我们打开了和声思维的新天地,对于今后我国和声学的发展及创作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纵观六百多年的西方和声史,半音化在西方音乐的内容、风格及作曲手法的发展变化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半音化鲜明而生动地展示出西方音乐风格演变的特色历程。半音化的历史演进实际上也就是西方和声发展史里专业音乐创作发展的特色。 桑桐先生的半音化和声理论研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研究生教学指导中即已作重点阐发,并于90年代陆续见诸学术期刊。其后,他将多年的研究成果集萃成书,2004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这部《半音化的历史演进》。该书跨越了自欧洲中世纪以来直至20世纪数百年的西方音乐和声发展的历史纬度,突破了西方传统调性音乐的共性写作范

chinaunix网友2010-03-23 08:42:01

莊雪芳 -《出人頭地》 1962年歌曲,改編自印尼民謠[Ayo Mama]。 莊雪芳是1950年代新加坡著名歌手,有「南洋歌后」之美譽,這首《出人頭地》是她的代表作,五十張台灣最重要的流行音樂專輯之一。 莊雪芳 -《出人頭地》 作詞:莊奴 改編曲:周藍萍 那個不想出人頭地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易 那個不願登峰造極  首先要問一問你自己 哎喲朋友  你有沒有自私自利 哎喲朋友  你有沒有自暴自棄 哎喲朋友  你有沒有盡心盡力 不努力怎會出人頭地 ........................... 不要空想出人頭地  那萬丈高樓由平地造起 不要空想登峰造極  大海洋源流於小水滴 哎喲朋友  你必須要先人後己 哎喲朋友  你必須要自食其力 哎喲朋友  你必須要自強不息 到頭來終會出人頭地

chinaunix网友2010-03-18 07:27:25

感人的E大调歌曲不胜枚举,流传已久的印尼民歌《莎莉楠蒂》也是一首E大调歌曲。 谱面分析,高音也有不在音乐小节第三音上的实例,香港某音乐教师所摸索出的规律,对此合唱谱并不适用。

chinaunix网友2010-02-17 10:48:48

格里格的逻辑思维表现在调性上移,旭日升起。晞随著同节奏旋律的小幅起伏发生细微变化,不同调式内晨光分层面扩散。美哉! 号角声、鸟鸣声类似作曲法曾在孟德尔松的音乐作品中介绍过。 G#、B调号相同,调性不同。E大调位于五度圈右侧,然后按其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即含5个升号的G#大调和B大调。

chinaunix网友2010-02-17 07:07:48

置身“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大好时光中,满怀自信心,赏析经典名曲《晨景》,同理“一日之计在于晨”。 由本[音乐风格与艺术歌曲]专栏转贴的作品而知,该曲所附E大调简谱, 开头的四小节乐节中包含了5个[THREE/EIGHTH=3/8] 节奏,它与三连音谱写形式类似,有无“3”的标记是严格区分两者的主要标记/连音线)。值得一提,德国HAGE音乐公司提供的乐谱前四个音乐小节中竟然包含7个[3/8]。可见,乐曲起始具有节奏变化不大的特点。(Time Signature 6/8) 三连音与[3/8]不同,实际演奏中3个[1/8]时值平均, 即每个[3/8]节奏由3个等时值的[1/8]组成。音响效果几度相对稳定是作曲家格里格意欲表现晨时自然景色所作出的音乐铺垫。然而旋律不变,转调技术(三度上移)连续使用之后,再回到始调。静中求动,通过器乐声向人们展示了宇宙中晨时的奇妙变化,令欣赏者不能不去拥抱自然,赞美晨光。 透视乐谱内外的乐理知识, 旧友重逢,有缘再次重温上述调号的表示法,四个调性的弹奏法,分解和弦和声类型 ,推动性与连续感节奏在和音中的应用, 以及根据不同的声响需要选择不同乐器的示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