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生产规划和计划清单确定对每个主生产计划对象,即最终项目的生产预测。
2、根据生产预测,已收到的客户订单,配件预测以及该最终项目作为非独立需求项的需求数量,计算总需求。
3、根据总需求量和事先确定好的订货策略和批量,以及安全库存量和期初库存量,计算各时区的主生产计划量和预测可用量。这里可以使用以下公式从最初时区推算:
第K+1时区的预计可用量=第K时区预计可用量+第K+1时区主生产计划量-第K+1时区的总需求量(K=0,1,…)
第0时区的预计可用量=期初可用量
在计算过程中,如预计可用量为正值,表示可以满足需求量,不必再安排主生产计划量;如预计库存量为负值,则在本时区就计划一个批量作为主生产计划量。从而给出一份主生产计划的备选方案。
4、用粗能力计划评价主生产计划备选方案的可行性,模拟选优,给出主生产计划报告。
主生产计划的维护
虽然经营规划,预测和生产规划可为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提供合理的基础,但随着情况的变化,主生产计划的改变仍是不可避免的。主生产计划员负责维护主生产计划,这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工作,准确性和时间性极其重要。主生产计划不准确将使整个APS系统产生的信息失去意义。
为了说明需求量的计算依据,变动计划的限制条件,难易程度以及付出的代价,从而谋求一个比较稳定的主生产计划,提出了时界与时域的概念,向生产计划人员提供一个控制计划的手段。
在计划展望期内最近的计划期,称为第1个时域,其跨度等于或略大于最终产品的总装配提前期;稍后的计划期,称为第2时域,其跨度加上第1时域的跨度等于或略大于最终产品的累计提前期;第2时域以后的计划期称为第3时域。1、2时域的分界线称为需求时界,它提醒计划人员,早于这个时界的计划已在进行最后总装,不宜再作变动;2、3时域的分界线称为计划时界或确认计划时界,它提醒计划人员,在这个时界和需求时界之间的计划已经确认,不允许系统自动更改,必须由主生产计划员来控制;在计划时界以后的计划还没有经过确认,系统可以改动。两种时界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它们向计划人员提供一种控制手段。不难看出,提前期愈短,留给系统排进度的余地愈大。为了提高计划的应变能力,应当努力提高生产率,缩短提前期。
永凯APS,解决ERP无法满足的排产排程问题,APS生产计划管理专家400-076-7600,021-68886010
阅读(1188)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