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9182
  • 博文数量: 13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26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11-22 21:3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5年(3)

2014年(10)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其他平台

2014-12-27 19:12:31

西式面点制作

第一章 西式面点专业基础知识

第一节 西式面点发展简况

面点行业在西方通常被称为烘焙业( dury),在欧美十分发达。西式面点制作不仅是烹饪的组成部分(即餐用面包和点心),而且是独立于西餐烹调之外的一种庞大食品加工行业,成为西方食品工业的主要支柱之一。

现代西式点心(简称西点)的主要发源地欧洲。据史料记载,古代埃及、希腊和罗马已经开始了最早的面包和蛋糕制作。西点制作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俄罗斯等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并在发展中取得显著的成就。

史前时代,人类已懂得用石头捣碎种子和根,再混和水分,搅成、较易消化的粥或糊。公元前9000年,波斯湾畔的中东民族,把小麦、大麦的麦粒放在石磨中碾磨,除去硬壳、筛出粉末,加水调成糊后,铺在被太阳晒热的石头上,利用太阳能把面糊烤成圆圆的薄饼。这就是人类最简单的烘焙食品。

直到20世纪初,这种情形由于面包店大量釆用机器制作后而开始改变。在世界各国一般面包均釆用小麦为原料,但是很多国家也有用燕麦或小麦和燕麦混和其它作料,种类繁多,因地区、国家不同而有所不同。英国面包大多不添加其它作料,但是英国北部地区则有在面包中加牛奶、油脂等,同时土司面包也比较普及,南部地区则喜做脆皮面包。美国面包成分较高,添加较多糖、牛奶、油脂等。法国面包成分较低,烤出的成品口感硬脆。

20世纪后期,欧美各国科技发达,生活富足,特别在美国,人们食粮丰富,种类繁多,面包已从主粮地位日渐下降,逐渐被肉类取代,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心脏病、糖尿病的增加,令人们对食物重新审视,开始提倡回归自然,素食,天然食品,绿色食品大行其道。

全麦面包、黑麦面包,过去因颜色较黑、口感粗糙糙较硬而被摒弃,如今却因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维生素而成时尚的保健食品。

亚洲多数人以大米为主粮,小吃、甚至因容易保存、携带方便、能配合各样饮料食用而逐渐被生活快节奏的都市人用作早餐、小吃、甚至午餐的食粮。战后的日本,在以战败国身份奋力图强中,面点行业既注意吸收各国成功之经验,又突出日本特色,使日式面包不但保留了手工造型,而且更给人以别具一格的新风貌。 香港得天独厚,荟萃中西文化,具有优越的环境,各国面点师不断来此示范交流中,参与各酒店工作,带来各地特色面包。各国食品厂为推销自己的产品,也经常带来新面包的走向和信息,这都是利于香港面点师开阔视野提高技艺。香港地少人多,竞争力强,面点师只有推阵出新才能保持一席之之地。因此,香港面点的制作工艺也日新月异,其面点制品颇具特色。但是香港缺乏像瑞士、美国、设置的烘焙培训及中心,谷物化工、食品加工、食品工程、食物科学和营养学方面的专家也不足,不能与先进地区一样,可以不断在面包的用料、生产过程等层面继续探索、改良,这制约了香港面点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面点在中国出现大概可追溯到晋代,那时就有面粉经过发酵再蒸熟而被称为“蒸饼”的馒头,而人们用面团包裹着猪肉,牛肉,羊肉祭神的食品也成为最早的包子了。据传,欧洲的面点是在13世纪明代万历年间由意大利的传教士利马窦带来中国的,此后其他西方国家的传教士、外交官与商人大量入境,西餐食物的制作方法和烹调技术也相应增多。19世纪50年代清后期所出现的西菜馆,大多数建立在上海。后来,各个通商的吕岸,也纷纷开设面包店。现今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面点业在中国的发展下呈现出广阔的前景。

糕点: uyiui

阅读(159)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航母点心 (1)

下一篇:专题学习网站设计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