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2702
  • 博文数量: 54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61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09-04 16:2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5年(16)

2014年(38)

我的朋友

分类: 其他平台

2014-09-26 17:03:05

  “应用题”何以在10年前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中被除名了呢?“应用题”被除名这件事带来了什么启示呢?“应用题”被除名已成为事实,那还有什么可以不被除名呢?这些问题导致我们忧虑——数学教育安全吗?

  得邱学华先生赐稿《为“应用题”正名》时,我正埋首于明朝学者王文素著、今人刘五然教授等校注的《算学宝鉴校注》。王文素用一生的精力,于明嘉靖三年(1524)完成了《算学宝鉴》这一巨著。依其《集算诗》中“身似漂蓬近六旬”推算,王文素这个几无世人所知的数学家出生于1465年,卒年则不详。《算学宝鉴》这一古算奇珍巨作仅存手抄孤本,在被尘封400多年后,于1993年影印出版。400多年啊,被谁尘封了?英国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博士谈到数学在明朝的处境时,曾一针见血的指出说,在明代理学的统治下,“数学又一次被幽禁在地方衙门的后院”。展阅邱学华稿,顿涌浮想:这“应用题”岂不正在重演与《算学宝鉴》相同的命运,被“幽禁”了。甚至连“幽禁”都不是,是被干脆“明禁”了!“应用题”这个词在中小学数学教材及课程中被禁了。“数学课标”中没有这个词不说,若哪本送审教材提及了这三个字,是笃定通不过审查的。

  何谓“应用题”?“应用题”何以蒙冤致此?欲了解详情,有三篇文章可供参考阅读。一是由本刊编辑撰写的编者语《闲扯“应用题”》(刊载于《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9年第4期);二是《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1年第4期附张春梅的《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建构数学模型》一文之后的编者语;三是邱学华先生这篇《为“应用题”正名》。这三篇文章除详述了“应用题”的前世今生外,还将“解决问题”(也可说“问题解决”)、“数学建模”、“算法多样化”、“问题情境”之出处,以及与“应用题”究竟具有怎样的关系,均作了阐述或介绍。

  

阅读(12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