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490910
  • 博文数量: 465
  • 博客积分: 8915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636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07-30 15:0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65)

文章存档

2017年(33)

2016年(2)

2015年(4)

2014年(29)

2013年(71)

2012年(148)

2011年(178)

分类: WINDOWS

2012-10-11 09:54:56

实际工作中接触到一些与x86/x64平台底层的问题时,往往是遇到不懂的就翻翻IntelAMD提供的手册,这样掌握并不牢固,下次重遇问题时还要翻手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系统地学习x86/x64体系知识,然后需要温故而知新。

 

实验的重要性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以探索为目的,以实验为依托。要透彻地对一个知识点进行理解,显然经过测试实验的论证是最好的方法,也只有经过全方位的测试才是最为真实可靠的。IntelAMD官方手册某些描述上存在着隐晦难懂的地方,甚至可能还会出现错误。因此测试实验起的作用是:验证真伪和去除疑惑。

下图是在Intel64软件开发者手册里截取到的一段有误的描述:

截图中描述的是INT指令在返回时的一部分处理流程:在IA-32e模式下(描述中包括了64位模式和compatibility模式)当operand size3216时,只会pop32位或16位的CSEIP以及EFLAGS值。然而实际上在64位模式下,处理器还会无条件popSSESP值并不依赖于operand size的值。

这个描述与x64体系中的设计产生一些冲突(主要依据于AMD64手册的描述)。因此,在无法准确判断时,我们做出测试实验来验证,在64位模式下执行下面的代码:

mov WORD [rsp], 0

mov WORD [rsp + 2], KERNEL_CS

mov WORD [rsp + 4], 46

mov WORD [rsp + 6], 08F0h

mov WORD [rsp + 8], 0A0h

db 66h

iret

这段代码执行16位的中断返回,在栈中压入的是16位的值,实验的结果是:

 

这是运行在bochs上的测试结果,RSPSS值没有改变,没有popSSSP值,这是bochs按照Intel64手册上所描述的流程进行模拟了。

vmware和真实机器上执行显示出SS值为0A0hRSP值为08F0h,处理器已经从栈中POPSSSP值。

手册中的这一段描述与事实不符。这里阐述了实验作用之一:就是验证真伪。

下面一段话是关于中断优先级别的描述:

Each interrupt vector is an 8-bit value. The interrupt-priority class is the value of bits 7:4 of the interrupt vector. The lowest interrupt-priority class is 1 and the highest is 15; interrupts with vectors in the range 0–15 (with interrupt-priority class 0) are illegal and are never delivered. Because vectors 0–31 are reserved for dedicated uses by

the Intel 64 and IA-32 architectures, software should configure interrupt vectors to use interrupt-priority classes in the range 2–15.

Each interrupt-priority class encompasses 16 vectors. The relative priority of interrupts within an interrupt-priority class is determined by the value of bits 3:0 of the vector number. The higher the value of those bits, the higher the priority within that interrupt-priority class. Thus, each interrupt vector comprises two parts, with the high 4 bits indicating its interrupt-priority class and the low 4 bits indicating its ranking within the interrupt-priority class.

这段话描述8位的中断vector被分为两部分用来管理优先级,高4位是priority class,低4位是priority ranking。我们可以看作:高4位管理等级,低4位是等级内的排名。vector值大优先级别就高。

然而这里的描述会让我们产生困惑:同一个class内的ranking是否越大优先级别越高,实际上不是,处理器响应中断请求是按vector[7:4]值来仲裁:只有priority class大的才能响应。

上图所显示的是另一个测试实验,当我们对TPRTask Priority Register)设置的值为0x32时,它的中断门坎的priority class值为3(第3级),同时PPRProcessor Priority Register)也被置为0x32PPR的值受TPRISR影响。只有满足下列条件时中断请求才能被响应:

vector[7:4] > PPR[7:4]

因此:vector0x33的中断请求发生时,将会被阻塞得不到响应的,只有vectorpriority class值大于3时才会响应。

然而,Intel64手册里描述的并不清晰,我们只能通过实验来测试和验证,去除我们的困惑,这是实验的第二个作用。

我们可以想象到:由于OS的限制,大多数实验是并不适合在现有的OS平台里进行测试。因此我们需要选择要祼机上进行测试。

可以选择的运行环境有真实机器,bochs模拟器或者vmware虚拟机。那么我们可以选择的介质是U盘,硬盘映像文件或者软盘映像文件,并需要编写自己的boot程序来引导测试实验。根据不同的介质软件不同的格式:U盘和硬盘映像文件使用FAT32格式,软件映像文件可以直接将boot代码写入MBR中即可。

上面是启动boot程序的流程,FAT32文件格式中,我们的boot程序写入63号扇区(从0开始),BIOSboot程序读入7C00h位置后,继续加载我们实验的后续模式。

U盘和硬盘映像文件使用的FAT32文件格式为例,下面的映像文件组织:

我们实验中常用的模块是boot模块,setup模块,lib16模块,protected模块,lib32模块以及long模块。lib16lib32模块是库代码,protected模块是32位保护模式执行代码,long模块是64long模块执行代码,而boot模块引导它们,setup模块切入保护模式。

规定了这些模块在映像文件中的存放位置后,需要将这些模块代码写入映像文件中,可以使用最原始的方法,即:手工使用Hex类型软件合并写入。这种方法实在是太麻烦了。

这里使用自己编写的合并工具merge,根据它的配置文件批量写入到映像文件中,下面是配置文件的示例:

# 输入文件, 输入文件 offset, 输出文件, 输出文件 offset, 写入 block ( 1 block = 512 bytes)

# **** 每一项用逗号分隔 ****

#

# example:

#

#模块名 offset 输出文件名 offset count(1 count = 512 bytes

#-------------------------------------------------

# boot, 0, demo.img, 0, 1

# setup, 0, demo.img, 1, 2

# init, 0, demo.img, 3, 5

#

# 意思是:

# boot 模块从 block 0 开始写入 demo.img 写入位置为 block 0, 写入 1 block

# setup 模块从 block 0 开始写入 demo.img 写入位置为 block 1, 写入 2 block

# init 模块从 block 0 开始写入 demo.img 写入位置为 block 3, 写入 5 block

# 下面是第2 章中使用到的配置实例:

boot,0,demo.img,0,1

每一行有5个项目,以逗号分隔。分别是:源文件,源文件起始点,目标文件,目标文件起始点,写入的块数(以512字节为一块)。使用merge工具我们只需要在命令行执行merge命令即可。merge会帮助我们批量地写入目标文件相应的位置,省事且不会出错。

这里,就是U盘的设备名,当配置文件中添加写入U盘时(目标文件为U盘设备名),我们可以插入U盘到真实机器去运行。

接下来,需要编写自己的boot代码,下面是简短的示例片断:

 

; set BOOT_SEG environment

mov ax, cs

mov ds, ax

mov ss, ax

mov es, ax

mov sp, BOOT_SEG                ; stack 底为 BOOT_SEG

call clear_screen

mov si, hello

call print_message

mov si, 20                  ; setup 模块在第20 号扇区里

mov di, SETUP_SEG - 2

call load_module                ; 使用 load_module() 读多个扇区

mov si, SETUP_SEG

call print_message

mov si, word [load_message_table + eax * 2]

call print_message

next:

jmp $

在这个boot示例里,主要的工作是调用load_module()函数来加载上述的某个模块,接下来,调用print_message()打印信息。

最后,每个测试实验下,都包括源代码文件,bochs配置文件,merge工具的配置文件,软盘映像文件(demo.img)以及硬盘映像文件(c.img)。

阅读(99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