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9828
  • 博文数量: 98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96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20-05-07 13:5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98)

文章存档

2021年(20)

2020年(78)

我的朋友

分类: IT职场

2020-09-04 11:50:23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通常有30多年,大部分人会经历从骨干员工到管理者的转型,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新手管理者?这要从心智升级开始。

作者:橙子编辑部

来源:橙子School

ID:chengzi_school

有段时间我的签名叫:我有两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做自己。

这是来自生涯的理念。人的生涯广义说是为职业储备技能,5岁开始练英语就算。狭义来说,你是否意识到你有能力100%承担自己的职业发展。

很多人说公司有天花板,老板不好,大学老师没教好等等,其实不管是谁的问题,你的人生,你要负全责。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通常有30多年,大部分人会经历从骨干员工到管理者的转型,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新手管理者?

佛教有个概念,叫觉知障,你知道的东西会形成你的障碍。

从员工到管理,身份转变背后,更重要的是进行心智升级。

完成比完美重要

一个骨干员工只要把工作做好的就可以,而管理者要面对永远做不完的事,把事情做到完美是不可能的,企业和市场都不会留给你那么多资源。

所以,从员工到管理就一定要接受:事情你是做不完的,完成比完美重要。

完美主义是很多人的心魔,本质上是自我美化过的急功近利。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高估自己短时间的程度,低估一件事长期迭代的程度。总想着一口气吃成一个大胖子。

一方面是对于自己的能力的高估——高估了自己的时间、能力和心力,其实你根本没有能力把每个细节都做到自己想象中的完美。

另一方面是对于项目结果的低估——低估了一个不完美的开始的交付,通过慢慢迭代能达到的高度。

《个人战略》课程里,有一些学员会中途突然“消失”,不管教练和组长如何努力,都抓不到他们,教练经常会说,这种人是“脱落”了。

其实脱落者常常都是完美主义者——他们期待着“我这周要拿出一个一鸣惊人的东西”或者“等我有一天时间充足再来”或者是“等我厉害一点再来”。

但是无一例外,他们最后都捂着耳朵,满怀挫败感的永远不来了。

即使是0.1的行动,也比0的空想好。

作为管理者,你要先快速把一摊子事情支起来,而不是等到一个完美的时机,人员配齐,方案无懈可击时再行动。

俞敏洪在《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中,分享了一个故事。

新东方武汉校区的负责人陈向东想开拓少儿英语培训业务,当时既没有教材、教学队伍、教研体系,也不知道到底该如何推进。

但是,他笃定少儿英语培训有广阔市场,必须做,那就开干。

他把别的机构有经验的人挖来,再培养成新东方的人。靠着他们的运营能力,新东方少儿英语从一个学生都没有的冷启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占据了当地少儿英语培训市场的半壁江山。

如果陈向东瞻前顾后,或者等到搭建好教学队伍,打磨好教材才行动,很可能连这片市场的残渣都捞不到。

作为管理者,你要时刻提醒自己: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借力比用力更重要

优秀员工的目标是:我用自己的力量做到最好,尽量不占用别人资源。

管理的目标则是尽可能通过激发人的资源而拿到结果。

简单来说,骨干员工要用力,管理者是借力,这是完全不同的逻辑。

如果接到了一个任务A,你首先想到的是“以我的能力可以按时完成吗”还是“我如何调动资源,完成这件事?”

前者是典型的“员工思维”,很多新手管理者没有意识到这点,一个劲地冲在最前阵,结果是自己没时间,下属没事做,工作没结果。

《人件》中提到一个例子。

一个员工带病加班,上司看到后,端着一碗热汤回到办公室。员工喝完汤,精神一振,然后问上司:你工作这么忙,为什么有时间来做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司微笑说:你可能没法理解,但其实这就是管理啊。

作为管理者,你要整合资源,而不仅仅是把自己当作一个资源来使用。

勇气比智慧更重要

专业技术人员转管理岗,往往会遇到一个问题:很有智慧,但欠缺勇气。

有勇气的人可能有30%准备时,我先出去走走,而有智慧的人是准备到80%时才出发。

罗辑思维CEO脱不花分享了一个故事。

1998年,她路过一个酒店会议室,发现里面在做企业家培训,老师讲的内容让她深受震撼。活动结束后,她问老师下次在哪里讲,她还想听,老师说自己一般只在自己公司讲,这次因为给朋友帮忙,第一次公开讲。

她不死心,问道:如果我们也办公开课,可不可以邀请您来讲。

老师说: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试试。

脱不花其实并不知道怎么做公开课, 她没有场地,更没有学员的资源。

她的处境,很多管理者同样面临:有一个目标(比如办一场讲座),但没有清晰的路径,或者面临资源不足等等。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脱不花一扭头,找到酒店工作人员打听场地价格,定了场地。然后又跑去和老师商定了讲课费。然后啃最难的骨头:招生。

她一想,企业家最密集的地方是央视广告部。于是找到央视行政广告部的秘书,说服秘书把广告部主任的名片夹给自己复印一份。

她没有办课的经验,也不专业,但她有勇气争取老师来讲课,有勇气去谈场地合作,有勇气拓展学员资源……最后把课顺利做起来了。

如果面对的管理任务比较模糊,专家就会按兵不动,而勇敢的人会选择往前走。所以做管理,尤其是不确定型管理或创业,勇气比智慧重要。

结语:高水平的职业进化者都是鲨鱼

从员工转管理,是一场职场打怪升级之旅。

不仅是身份转变,更是身份背后,心智模式的升级。

高水平的职业进化者就像鲨鱼一样,不断游动,从不停止。

鲨鱼没有鳃,不能像其他硬骨鱼的鳃盖那样能直接溶解水中的氧气再吸收到血液中。所以鲨鱼必须不断游动,让海水从鳃裂外流进去。

鲨鱼也没有鱼鳔,要不断摆动身体不让自己沉下去。

鲨鱼只要不动就会憋死,不摇尾巴就会沉下去,所以它注定了一辈子都在不断游泳。

人应该像鲨鱼一样探索,让新鲜的事物穿过身体,这样你才会理解什么是趋势,这样你才会不断进化成为高水平的人。

阅读(48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