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9962
  • 博文数量: 98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96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20-05-07 13:5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98)

文章存档

2021年(20)

2020年(78)

我的朋友

分类: 信息化

2020-07-30 17:38:54

微课主讲|尹锴

编辑整理|云学堂

3567字|9分钟阅读

这两年微课非常火热,国内很多企业都举办了微课大赛,云学堂也在全国举办了第四届中国微课争霸赛暨2018微课中国行系列活动,但是,很多企业在开发和应用微课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微课,规避微课设计开发和应用的常见误区,以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当下许多微课的设计和开发培训都存在一个问题,往往做的时候轰轰烈烈,做完之后一地鸡毛。培训部门费时费力做了很多工作,但结果却往往不被员工认可。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纯地从微课来看微课,要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看微课设计、开发和应用这件事,这个更高的维度就是微学习。

为什么人人都爱微学习

微学习其实是一种将自主学习组织成多个小模块的学习方式。

微学习不仅仅是一时的流行,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它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的偏好。

对于培训管理者来说,它代表着企业学习的一种新模式,开发内容资源的一种新形式,同样它也是企业学习的一种新理念。

微学习由很多小模块组成,最常见的就是视频,尤其是简短的视频,它可能是手机的录像,一段动画,可能是一段软件操作的录屏,还可能是对同事或者专家的访谈,形式多种多样。

另外,它还有其他的一些形式,比如:

信息图表,一种非常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它围绕特定的主题,把大量的信息进行汇总,用图示化的方式来呈现。

音频、小测验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微学习形式。从喜马拉雅和直播答题的火爆,就可以看出大家对这两种形式的喜爱。

网络上的文章,比如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今日头条里的资讯都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信息来源。

游戏,尤其是那种很轻的学习类游戏,也是微学习的重要表现形式。

微学习的特点

为什么人们会喜欢微学习?最主要的原因是微学习迎合了这个时代的需求。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注意力模式呈现出四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焦点在多个任务间不停跳转;

第二,偏好多重的信息流动;

第三,追求强刺激水平;

第四,对于单调沉闷的忍耐性极低。

所以微学习的产生是科学技术、媒体以及认知体验升级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它并不是简单地将原本枯燥的内容设计得简短就可以,而是迎合这个时代变化的产物。

微学习更容易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且带来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学习体验,这就是模块化和微小化如此有用的原因,它利用小身材创造了大影响。

虽然微学习能带来很大的价值,但是发挥这种价值是有前提条件的。

第一个前提是微学习的内容是学习者需要的;

第二个前提是你采用了正确的微学习策略,并且在正确的场景下应用。

微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的关系

微学习是企业可利用的众多学习方式当中的一种,微学习不只是微课或者是微内容,它还包含了很多相应的学习支撑手段。微课是微学习可利用的元素之一。

微课是将大块的知识经过碎片化处理之后的表现形式,学习者利用微课作为学习的材料,再搭配在线测试、个人阅读、作业或者是小组讨论等一系列其他的学习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就可以叫做微学习。

由于现在的微课可以很方便地以移动设备为载体,借助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进行传播,也可以被称之为移动学习或者社交化学习。

在高校和一些企业当中流行的慕课,是体系化的在线学习,其中的基本构成元素就是简短的微课。这也是微学习的一种表现形式。

今天,混合式学习已经成为企业学习的标准配置,许多学习都是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理念和模式设计的。其中的线上学习部分大多变成了微课。

因此,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将这些设计好的微课组合起来,再加上相应的线下互动、学习者激励等因素,就构成了混合式学习项目。

如果我们在运营这些混合式学习项目的过程中,应用一些游戏化的思想、方法和机制,或者将其中的一些内容开发成有游戏色彩的严肃游戏,用来激活或者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动力,这就变成了游戏化学习。

所以总的来看,现在流行的很多学习方式也都是相互包含或者环环相扣的,是从不同的侧面、维度去支持学习这件事。

微学习的六大误区

人们对微学习有很多的误解,一些人认为它只是一个噱头,还有一些人认为它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

如果你对微学习的理解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微学习没有达到预期,甚至产生负面效果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误区一:微学习是一个新概念。

显而易见,将自主学习划分成多个小模块的想法并不是什么新想法。

荀子曾经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微学习和持续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是以前微学习的应用并不像今天这么方便,由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微学习变得比以往更加的实用和便捷,它发挥价值的场景和应用的可能性都大大增加了。

毫无疑问,微学习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微学习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微学习只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只是我们以前并没有用这个名词去定义它。

误区二:微学习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如今人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变得更短了。

这也是很多微课培训供应商经常宣传的卖点。但是事实上并没有明确地证据表明人类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比之前变得更短。

如果你想要测试这一点,你可以问问自己,一口气能坚持多长时间来看一部美剧、看一场电影或者读一本小说。也许你会说微学习和这些不一样,你说的这些都是在讲故事,当然能坚持下去了。

我们换一个视角,如果一个人彻底被某个挑战或者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吸引,他会花大量时间沉迷其中,甚至忘记时间,不分昼夜,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人们沉迷于游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无论是80后、90后,还是60后、70后,人们都喜欢信息以微小的模块化的方式来呈现,特别是新接触某一个主题或者从零基础开始学习某个知识的时候。

微学习之所以有效,因为从小块的信息开始,我们不至于出现认知过载,这是符合认知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微学习有没有效,和人们的注意力长短无关。

误区三:微学习能自动解决知识保留和学习迁移的问题。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使用微学习就可以记住更多,并且可以留存和应用的更多,目前并没有证据能够支撑这一说法。

正如前边所提到的,我们都喜欢在学习新信息的时候,用微小的模块化方式呈现,因为这对你的学习效果是有帮助的。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你学的东西留存了多少,应用在工作当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这还取决于你如何设计整个微学习的过程,以及学完之后有没有支持学习效果转化的活动。

真正有效的微学习不是一遍又一遍地观看或者阅读同样的东西,如果你真的想要学习者学到一些东西,还需要让他们利用这些信息进行一些实践。比如,设计一些练习活动或者周期性的重复测验。

因此,微学习虽然有助于解决留存率和转化率的问题,但是微学习本身并不会自动做到这一点。

误区四:微学习可以用于解决任何学习问题。

在这里,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没有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那么,微学习在什么情况下才是真正有用的呢?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就是提供新的信息,或者在某人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按需提供信息,并且提供重复练习的机会,它在这些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然而也有很多学习活动并不适合微学习。比如为了深入研究某个领域或者解决某个问题,我们需要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去梳理知识体系,探索不同的想法,与其他人讨论等等。我们需要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

所以微学习并不是所有问题的答案。但是,微学习可以作为大部分学习解决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以不要说起开发课程就是开发微课,结构化的长时间的正式课程仍然不可或缺。如果你要清晰地、连续地逻辑来引导学习者的思路,营造出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而不是刚学五分钟就被打断,那么结构化的正式课程才是首选。

误区五:微学习本身就能够激励人们学习。

换句话说,因为小或者碎片化,人们就会更主动、更积极地学习吗?这句话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人们在学习之前总会问两个问题,“它对我有什么好处?”“学习需要我付出多大的代价?是难还是简单?”

因为微小且易于获取,消化吸收的压力也不大,微学习降低了学习的门槛,使人们更加易于接受,从这种意义上讲,微学习确实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这种激励作用有一个前提,就是微学习只是对你有好处的时候才有用。

误区六:微学习只适用于移动设备。

人们有时候把微学习等同于移动学习,虽然两者密不可分,但是这种说法并不一定正确。

毫无疑问,移动设备能够提供非常好的微学习体验,但是用什么设备其实并不重要,手机、平板电脑甚至在教室里,任何终端、任何方式都可以作为微学习交互的载体。

虽然微学习在在线学习当中应用比较多,但是它并不局限于在线这一种学习方式,线下的微学习也很常见,通常以主题聚焦而且短小的沙龙分享、经验切磋、午餐会等形式呈现。

例如,在很多企业,每周都会举办快闪演讲的活动,每次聚焦一个明确的主题,并且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者同事。演讲加提问互动时间不超过半小时,这种短平快的线下分享非常受员工欢迎。

阅读(41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