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04373
  • 博文数量: 174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18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8-04-16 06:5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74)

文章存档

2020年(7)

2019年(29)

2018年(138)

我的朋友

分类: IT业界

2018-12-19 22:49:23

提灯照暗,向内自省——《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书笔记3800字:
作者:王健茜;断断续续一个多月才读完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这并不是一本难懂的书,之所以读得慢,源于对书中观点的思考和消化,更源于向内自省后的痛楚与苦涩。作者借书之手,一层层撕开我的皮囊,进而窥视我的内心,让人惶恐从而警醒。在豆瓣搜索这本书,内容简介相较于其他作品少得可怜。我不禁在想,这是否是一种刻意的回避,回避书中犀利的观点、深层的剖析,抑或是在回避真实的自己,可是我们又在隐藏给谁看呢?
中国人的“良知系统”
本书伊始就提出了一个观点——中国的“良知系统”,以此作为讨论文化的第一步。所谓中国人的“良知系统”:在个人身上造成的意向是“安身”与“安心”,在整个社会文化结构中则导向“天下大治”与“安定团结”,而其政治意向亦为“镇止民心,使少寡欲而不乱。”维持整个结构之平稳不变成为整个社会从上至下的统一价值判断,因而中国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呈现出来的“深层结构”就表现为一个“超稳定的体系”。
1.中国文化对“人”的设计
基于这个“超稳定的体系”,作者由“仁者,人也”这一观点,引出中国人的“个体”是必须被“二人”一对的关系扣住的,“二人”之间才会有心意。因此,不受人情制约的“一人”之心意就会被当做“一意孤行”;不受“二人”之“心”制约的心,也很容易变成“私心”。道家的“忘其身,利吾身”;儒家的“故称人之君曰君,自称其君为寡”,均表明中国人“一人”之“身”被结构的方式是必须受到“二人”之“心”的照顾。从而得出一个观点,即在中国文化里,个体的“自我”肯定,总必须借助别人的表态。
于是我们就会看到中国人在精神上的自我完善,必须借助于他人,即献身集体事业,用国家、组织、单位来定义自身。“乖”、“听话”、“服从组织决定”,以没有个人魅力为荣,从而取悦他人融合整体。父母之于子女,上司之于下属,一概如此;若是对方不领情,就会以“我们是为了你好”来劝慰。
2.中国人的“身”与“心”
“身体化”的存在当从中国的士大夫的大传统与老百姓的小传统的差异说起。士大夫的“亲民”理想就是照顾普天下的人,就是让天下苍生都能够“安身”,皆“有一口饭吃”。因此口号就是“解民于倒悬”、“厝天下于衽席之上。”老百姓的生活意向则是“揾食”与“安身”,在没有政府照顾的情形下,就必须以各自为政的方式去进行,但这种各自为政的方式仍然不是“个体化”的,而是必须将自己的“身”安放在缩小了的人情的磁力场中。“安身”就导致了“安心”,中国人的这种需求,造成了其一方面很现实,另外一方面又没有“个人主义”倾向。
在“心”这方面,作者提出“人情”乃是中国人的主要精神形态。中国人的“心”是包含感情、思想、判断与意志的,将智力感情化的结果,就是连意志与判断力也加以感情化。因此,“个体”的选择余地是没有多少的。这种“个体”的单薄,就会经常受到人情磁力场的包围,“个体”无法对自己下定义,而必须由“仁”这种“二人”关系才能“定义”自己。对于这样的“个体”来说,就只有一个选择——逃避自由。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将“人”设计成为一个以“心”为主导的动物,而又用别人的“心”去制约他的“心”。由“身”与“心”组成的“良知系统”的内部结构,即个体是没有精神性的“身”,而“由吾之身,及人之身”的“心”则必须在人情磁力场内展现。
3.中国人的“人心”逻辑
中国人之间的交往,都要从确认“自己人”开始,再扩展为攀关系、拉交情。如何增进交往呢?最直白的表现就是请客吃饭。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人们参加各种各样的应酬,美其名曰“饭桌上好谈事”。
一般情况,按照“亲疏有别”的逻辑,理应先照顾“自己人”。但在碰到了真正的有头有脸的、或者刚拉上关系想盛情款待的陌生人时,又会先贬抑“自己人”,将“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发挥到了极致。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当自己家的小孩与邻家小孩打架时,父母往往会先打自己的孩子,也不管正义在哪方。但这将形成孩子自我压缩,事事迎合别人或随机应变,见风使舵,只谋和事,不顾原则的态度。
中国人的“做人”,总是设定在一个圈子里,在这个圈子里,会毕恭毕敬,可一旦跳出这个圈子,就会全然失去秩序。这也是为什么在街上我们会看到随地吐痰,乱插队等现象。
最后讲“私心”。在中国文化里,讲求“存天理,灭人欲。”这其实是反映了日常生活中任何一“身”都必须由双方之“心”去制约的“做人”方式。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为仁“。“个体”的自我超越并不是去达到一个比世俗更高的原则,而是超越一己的“私心”去符合人伦的,社群的,集体的,公共的“心”。中国人一方面主张“无私”的美德,使每一个人都忽视了自己的基本权利,对别人的轻视和侮辱遂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甚至浑然不觉。在另一方面却又对自己以外的世界采取以邻为壑,竭泽而渔的态度。
中国的“二人”关系
1.人我界限不明朗
中国文化里“你之中有我,我之中有你”的“二人”关系,是一种类似“文法”规则的东西,可以演绎出多种可能性。它可以导致古道热肠、急人之难的倾向,而且从不放在心上,并不期望别人回报。也可以造成利用“人情债”对别人的摆布与利用。既可以表现为处处替别人着想,也可以表现为对别人私生活的干涉,以及个性发展上的阻滞。这种倾向,在长辈对小辈,上级对下级的关怀中,特容易出现。
2.以和为贵
中国人”以和为贵“的品质给人一种容易相处、容易说话的感觉。这种放弃“对抗”的态度,却往往造成“自我”的弱化。自我权力观念的模糊,使坚强的“自我”疆界无法建立起来。在大部分中国人之中,它造就了一种将自己贬低才能获得社会称许的倾向。因此为了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我们往往有迎合别人的倾向:有时在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后听到别人不同的意见,就立刻改口赞成;有时自己有异议却埋藏于心不敢表达。
3.他制他律
要分析这种人格,必须弄清楚中国人的“良知”,它包括:恻隐之心、善恶知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者皆为“心”。因此朱熹说:“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中国文化中,“身体化”与“人情化”的“恻隐之心”是只同情“跟大家一样”的人,而不同情个体化的特异表现,甚至可以说是以“心”去关怀人人一样的“身体化”需要的方式来抹杀个体的灵魂需要。我们身边经常能听到“看在我的面子上,你就.......”,“这个面子你还不能给我吗?”或者是“你要知道,我也是要面子的。”等等类似的话语。其实,这也是因为根植在人们骨子里“他制他律的人格”在作祟。
4.内省式的人格
这里有一个很犀利的观点:“大家都说中国人是一个很道德的民族。但是,据我看,道德牵涉到自我的选择。一种从来也没有出现自我选择的状况并不能算是道德的状况。”说这句话的是一位作者曾经相识的挪威留学生。我不知道作者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只是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内心很不是滋味。这个观点表达了基督教的自由意志观念,但对中国文化而言是陌生的,儒家思想对我们的影响颇深,它认为人需要先修身,然后才推己及人,因此中国人之为“人”,也是经由内省过程的,而不是纯粹于外的。但这个内省式的人格只是在一个很局限的程度上,限于少数有“灵性”的或讲究“大是大非”的人。
5.中国人的代际关系
人对权威的第一反应是在家庭中发生的,在长大后对社会权威抱持的态度,往往是对家庭权威反应的一个持续。“西方的代际关系是强调“断裂”的,每一代在成长了以后,都完全地建立了自己,让自己的“性”全面萌芽,同时将老一代完全淘汰,将他们所占据的地位完全地接收过来。是充分的让自己独立的人格出现。”在对上一代的关心中,都是出于心中的真感情,而不是一种承担义务,或者在社会观众面前表演的“孝道”。这类情形,代际关系就演变为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友谊关系了。
反观中国人的代际矛盾,大部分则是要求下一代完全向上一代投降,并且认为只有做到完全认同的地步,才称作是“孝”。作者谈到,“因此,他们以“肖”与“不肖”来定义“孝”与“不孝”,而“肖”就是相似的意思。”我们周围经常能听到一些父母辈的人说:“我之所以这么努力,还不是为了光宗耀祖,还不是为了你?”这种不是为了上一代,就是为了下一代的做法,无疑体现出了深层的文化。这样的做法就导致父权制的出现,并且把下一代当作不能自力更生的人,处处加以控制,久而久之,下一代对上一代也产生了依赖感,不能够做到全面的独立。
除却以上这些,作者还以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为基础,分析了国家与社会,经济与政治等大环境因素,在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
常有人抨击作者是逆向种族主义,只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吐槽,于国于民并无促进。对于类似评价,笔者不敢苟同。我理解的本书,用对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剖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观自己内心的入口,开启了一个内省的过程。它不单单是对中国文化的批判,更是在教我们如何剖析自己和环境,从而更加客观,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作者在新千年修订版序中言到““中国文化的“文法”规则能否在新的时局里创造出新的佳句妙章,值得拭目以待”,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中国文化即使千百年表现为“超稳定体系”也会在时代的鞭策下转变与升华。
愿每个人都成为独立完善的个体!
阅读(68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